ID: 23928358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66504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老子》四章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6课 01 常识积累 作家作品、背景资料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生卒年不详) 作家作品 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子》(又称《道德经》) 主张“小国寡民”向往民风淳朴、平等和平。 背景资料 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有识之士洞察祸福之机,深明成败之理,认为只有避世韬晦,才能保全个体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 诸侯争霸 他们出于忧患意识,为社会开出一剂与儒家截然不同的“药方”,主张以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作为法则,以“天道”驾驭“人道”,用“无为”实现“有为”。 道家思想 02 课文解析 明确字音义、概括文意 明确字音、学习重点字形义 毂 gǔ 埏 埴 shānzhí 牖 yǒu 自见者 xiàn 矜 jīn 赘 zhuì 处 chǔ 强行者 qiǎng 泮 pàn 散 sàn 累土 léi 几成 jī 余食赘行:同“形”,形体。 其脆易泮:同“判”,分离。 起于累土:同“蔂”,土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强调了“无”的用处。车毂的圆孔、陶器的中空、房屋的门窗,正是因为有缝隙、有空间,才使本体可以使用。 “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概括文意--第十一章 章节 处世哲学 论说特点 启示 第十一 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总结概括每一章节的处世哲学,分析论说特点,并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 “无”的功用; “有”“无”矛盾依存。 从生活经验出发,举例论证。 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彼此相反,相互依存。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 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 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 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彰显, 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 自高自大的不能长久。 这些行为从道的角度看,就叫做剩饭赘瘤。 比喻论证 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急于求成 轻浮急躁 启发我们做人要自谦、自省、自警,提高自身修养。 概括文意--第二十四章 章节 处世哲学 论说特点 启示 第十一 章 “无”的功用; “有”“无”矛盾依存。 从生活经验出发,举例论证。 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彼此相反,相互依存。 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总结概括每一章节的处世哲学,分析论说特点,并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 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 运用排比修辞和比喻论证 不顺应自然的行为会导致失败,为人做事应谦恭谨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叁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叁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拾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