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8752

7 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课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堂实录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4750532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网) 荷叶·母亲 冰心 目录 contents 壹 课堂导入 贰 整体感知 叁 深入探究 肆 课后作业 课堂导入 第一节 母亲 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一)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下面这首小诗,并谈谈这首小诗带给你的感受。 整体感知 第二节 (一)边听朗读,边圈点勾画自己不认识字词。 蒂( ) 梗( ) 姊妹( ) 亭亭( ) 徘徊( ) 遮蔽( ) 心绪( ) 流转( ) 荫蔽( ) 菡萏( ) 欹斜( ) dì tínɡ xīn xù hàn dàn ɡěnɡ pái huái zhuǎn qī zǐ bì yīn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亭亭:形容人或花木美好。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欹斜:倾斜,歪斜。欹,倾斜。 (二)熟读课文,掌握部分重点字词 (三)读完课文请同学们想一想,本文歌颂的对象谁 母亲 (四)结合课文思考,本文借助了哪个具体的形象来歌颂母亲? 荷叶 深入探究 第三节 1 1 (一)文中三次描写 “红莲”以及作者看莲时的不同心情,请同学们在文中进行勾画,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环境描写 红莲情态 作者心绪 一看红莲 二看红莲 三看红莲 繁杂的雨浓阴的天 烦闷 不适意 徘徊 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雨点不住 地打着 开满、亭亭 左右欹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 (二)请同学们思考,作者的情感是随着什么变化的 随着红莲在风雨中的状态而变化的。 (三)作者由红莲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 母亲对我的呵护。 明确: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理解: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母亲就会像文中的荷叶一样给予我们保护、鼓励和支持。 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三)齐读本文最后一段,一起思考“心中的雨点”指的什么?如何理解这段话?这段话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的心情寄寓在所写的景物中。 本文是歌颂母爱的,并不直接写母亲,而是通过写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母亲就是这样无私地爱护孩子,借物喻人,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沉而伟大的爱。 (四)向名家学习,认真把握“借物抒情”的写法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你是 ,我是 ,除了你 谁 。” 预设: 露珠—幼苗 滋润心灵的干涸 灯———航船 指明前行的方向 大树—小鸟 提供温暖的庇护 课后作业 第四节 (一)课堂小结,深入体会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二)活学活用,课下练习 课下写一写“你的父母护佑你的温暖情景”。 要求: 1.运用课堂中所学借物抒情的的手法。 2.不少于100字。 感 谢 聆 听优秀资源评选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荷叶.母亲 教科书 书 名:七年级语文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4年2月 作业练习 一、改正下列句中错别字 1. 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2. 那一朵红莲,婷婷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3. 半夜里听见烦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4. 大荷叶慢慢倾侧了来,正复盖在红莲上面。 二、请从课外书中收集歌颂母亲的诗词名句 三、从下面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形象都代言人,你推荐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岳母(岳飞的母亲) 孟母(孟子的母亲) 范母(范仲淹的母亲) 我推荐: 理由是: 三、随着年龄的增长,“母爱”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