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29955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96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5-2026
,
格式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1)本节课聚焦张岱散文《湖心亭看雪》,通过“白描”语言与“独———偶遇—告别”三幕式结构,体会明末清初士人孤高自赏与故国之思交织的复杂情感。 (2)课堂以“雪”为线索,引导学生品味“痕”“点”“芥”“粒”等量词与“天与云与山与水”的叠句,理解作者如何借景写心,实现“景—情—思”三层递进。 (3)学习本课后,学生能:①准确背诵全文并默写关键句;②提炼白描手法的表达效果;③在写作中用“以景写情”完成80字微作文;④联系《江雪》《湖心亭看雪》比较“独”之意蕴,提升古典散文鉴赏力。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诵读中积累“更定”“毳衣”“雾凇沆砀”等文言词语,能准确解释并迁移造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矛盾质疑—文本求证—情境还原”三步,探究作者“独往”却“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背后的文化心理。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白描+量词+叠句的“极简”美学,仿写一段“校园晨雪”微散文,要求出现两处白描、一处叠句。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看雪”在明末清初文人精神生活中的仪式意义,体悟“冰雪人格”对当下青少年涵养孤洁品格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抓住“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破解白描如何以“少”写“多”,以“小”衬“空”。 (2)通过“独—遇—别”情绪曲线,破解作者从“孤高”到“惊喜”再到“怅惘”的情感密码。 教学难点 (1)理解“舟子喃喃曰”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以“舟子”之俗衬作者之雅,完成“众—独”双重人格对照。 (2)理解“金陵人”与“崇祯五年”暗示的故国之思,把“看雪”升华为“文化坚守”的符号。 教学方法 情境还原法、矛盾质疑法、对比阅读法、关键词批注法、微写作迁移法、分层评价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①板书设计草图(雪夜扁舟—白描—冰雪人格);②量词卡片四套;③《江雪》《湖心亭看雪》对照表空白格;④课后分层作业印章。 (2)学生准备:①铅笔、黑色0.5中性笔;②课本、古汉语小词典;③一张A4草稿纸对折两次,形成“批注四格”。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情境:雪声入境(4分钟) 教师活动:上课铃响不言语,缓步走向窗前,推开一条缝,学生顿感寒风扑面。教师轻声吟诵:“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转身板书“绝”字,问:“若你身处此时此地,会留下怎样的第一脚印?” 学生活动:闭眼静听30秒,口述“我听到的雪声/我嗅到的冷气”,教师随机点3生,用动词或拟声词板书,形成“雪声词云”。 设计意图:以“寒气”触发“文气”,让学生 bodily 进入张岱雪夜,缩短时空距离。 二、初读正音:雪意扫障(5分钟) 教师活动:范读全文,读到“更定”“毳衣”“沆砀”三处停顿,故意迟疑,示意学生翻词典抢答音义。 学生活动:①齐读正音两次;②用“毳”组新词“毳毯”“毳毛”,用“沆砀”造句“雾气沆砀,路灯如橘”。 考点提示:中考文言实词“更”多音辨析,板书:(更定)/(更加)。 三、再读梳脉:雪景速写(6分钟) 教师活动:抛出“矛盾”———作者说“独往”,却出现“舟中人两三粒”,请学生用“‖”在课本划分层次,找证据。 学生活动:①1分钟静默批注;②小组“拼图”:A组找“独”之句,B组找“非独”之句,黑板左右分列书写。 师生共同生成板书: 独:①更定②独往③拥毳衣④独看雪 非独:①舟子②两三粒③金陵人④拉余同饮 教师追问:张岱到底“独”还是“不独”?引出“精神独”与“肉身独”之辨。 四、精读品味:雪眼识词(10分钟) 教师活动:发放量词卡片“痕”“点”“芥”“粒”,请学生用“替换法”试改:若把“一痕”改“一条”、“一点”改“一片”,意境有何损失? 学生活动: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0)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1)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诗歌期末复习(含解析)(2025-09-21)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解析)(2025-09-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