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0516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江城子》复习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958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复习,2026届,高考,一轮,江城子,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高三古诗文阅读复习 回归教材,教考结合 所有的努力 都是为了理解文本。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品读意象,理解悼亡诗内容,学习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2.挖掘诗歌考点,一文多做,教考结合。 学习目标 壹 回归课本 不写连笔字,不写潦草字,不写重叠字 十年生死两 ,不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面, 如霜。 夜来 忽还乡,小 窗,正 。相顾无言, 有泪千行。 年年 处,明月夜,短松 。 易错字填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懂诗歌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轩:门窗。 顾:看。 短松:矮松。 贰 特色指津 明手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上阙: 直抒胸臆、想象,虚实结合,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自己生活的凄凉辛酸,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仕途之艰的感慨。 下阕: 虚写、白描、细节描写、对写法、以景结情,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读懂诗歌 ①直接抒情:“不思量,自难忘” 倾诉对亡妻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哀悼。“不思量” 并非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说不思量。 ②虚实结合:通过想象千里之外妻子的思念(虚),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和世事的巨大变化(实),表现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③对写:对面落笔,虚实结合。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千里之外的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因为思念自己而悲伤。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诗人多将怀人、自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作者不直接描摹,将思念含蓄地表达出来。 明手法 ④白描:“小轩窗,正梳妆”,用白描手法,以妻子对镜梳妆的日常生活镜头,再现当年闺房生活的温馨(实写回忆);虚写在梦境中见到妻子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十年时间,那些幸福生活的场景词人始终忘不掉,表达对亡妻不舍的深情。 ⑤以景结情:“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在明月的夜晚,长着矮松树的山冈上,有作者日夜思念的妻子。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⑥细节描写:如“尘满面,鬓如霜”“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这些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地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感人至深。 明手法 1.虚实结合(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2.比喻 (鬓如霜) 3.对比(妻子生前的幸福和死后的凄凉) 4.白描(小轩窗,正梳妆) 5.对写法 (料得年年肠断处) 6.以景结情 (明月夜,短松冈) 手法总结 叁 教考衔接 情境默写 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4.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1.【2024·广东·一模】晋代潘安在《悼亡诗》中以“之子归穷泉,重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