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语上文言文专项练习:《世说新语》二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①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张吴兴②年八岁,亏齿③,先达④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①魏武:魏武帝曹操。②张吴兴:吴兴太守张玄之。③亏齿:幼年换牙时门齿脱落。④先达:有德行学问又声名显达的前辈。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 (4)故戏之曰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慧若神/未若柳絮因风起 B.因欲以为子/未若柳絮因风起 C.人问其故/客问元方 D.即遣还外/即公大兄无奕女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5.【甲】文中的元方与【乙】文中的谁(何晏、张昊兴)的形象更相似?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公泛海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①,便唱②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③,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④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注释】①遽:惊慌。②唱:通“倡”,提议。③王:通“旺”,指兴致高。④承响:应声。 6.【甲】【乙】两篇文章都选自《世说新语》,谢太傅是指 ,字安石,东晋政治家。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是古今异义词。 B.【甲】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判断句。 C.【乙】文“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中的“如”的意思是“比如”。 D.【乙】文“舟人以公貌闲意说”中的“说”是通假字。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11.【甲】【乙】两则选文均出自《世说新语》,请根据内容,分别推断【甲】【乙】两文出自《言语》《方正》《雅量》中的哪一篇,并阐述理由。 【小贴士】 《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魏晋时人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说的得体、巧妙的话。 《世说新语·方正》:记述了魏晋时人表现出的行为、品性的正直。 《世说新语·雅量》:记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表现出来的潇洒举止和处变不惊的气度。 【甲】文出自 理由: 【乙】文出自 理由: 12.从【甲】【乙】两文看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