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测评卷(一) 1.D [解析] “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该过程为加热蒸发,不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氨气本身不能发生电离,是一种常见的非电解质,B正确;“盖此矾(FeSO4·7H2O)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生成Fe2O3)”,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该反应中Fe和S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此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烟”是指分散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D错误。 2.C [解析] Na2CO3是盐,不是碱,A错误;CO不与水或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NaHSO4是盐,不是酸,D错误。 3.D [解析] 气溶胶属于胶体,包含在胶体中,故A错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是交叉关系,且两者都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钾盐和钠盐可以是碳酸盐,碳酸盐也可以是钠盐或钾盐,故C错误;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四个不同概念,图中关系正确,故D正确。 4.D [解析] 酸、碱、盐、氧化物均是对化合物分类的,而石灰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碱,A不合理;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理;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C不合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D合理。 5.D [解析]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碳与氧气反应(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CO继续燃烧生成CO2,B不符合题意;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钙,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直接转化生成碳酸钠,D符合题意。 6.C [解析]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正确应为Fe+2H+Fe2++H2↑,A错误;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应为2Al+3Cu2+3Cu+2Al3+,B错误;醋酸是弱酸,正确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D错误。 7.C [解析] 苹果酸属于酸,可以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A正确;维生素C可用作抗氧化剂说明其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B正确;蔗糖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柠檬酸钠属于盐类,D正确。 8.D [解析] S、Ca2+反应生成微溶物CaSO4,不能大量存在S,A错误;烧碱溶液中含大量OH-,与Mg2+反应生成Mg(OH)2沉淀,不能大量存在Mg2+,B错误;Cl-、Ag+反应生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存在Ag+,C错误。 9.B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即,A错误;2CO+O22CO2中转移电子应为4e-,不是2e-,C错误;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汞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均降低得到电子,D错误。 10.D [解析] Mn→Mn2+,Mn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H2C2O4→CO2,C元素由+3价升高到+4价,配平该反应可得2Mn+5H2C2O4+6H+10CO2↑+2Mn2++8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Mn ,A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知,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H2O,B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该反应转移电子总数是10e-,C错误;配平该反应后,氢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是6,D正确。 11.B [解析] 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CO2反应生成CaCO3和水,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降低,当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溶液导电能力接近于0,当CO2过量时,CaCO3、CO2和H2O反应生成Ca(HCO3)2,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与图像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NaCl和水时,溶液中还存在大量Na+和Cl-,溶液导电能力不会接近于0,故B符合题意;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降低,当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溶液导电能力接近于0,当Ba(OH)2过量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