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274

4.4尺规作图(第2课时)教学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9-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862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尺规,作图,2课时,教学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4.4 尺规作图 第2课时 第4章 三角形 已知:直线l和直线外一点P. 求作:直线l的平行线,使它经过点P. P A B 1 ' 2 一放:把三角尺的一边放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把直尺紧靠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上;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画直线'. 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你还记得吗? 导入新课 学 习 目 标 1 2 3 掌握基本尺规作图: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重点) 掌握基本尺规作图:已知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作三角形(重点) 掌握基本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重点) 典例分析 例4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如图,已知∠α,∠β 和线段 a . 求作△ABC,使∠ABC =∠α,∠ACB =∠β,BC = a. a α β 分析:作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时,先假设符合条件的图已作出,并画出草图,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作图步骤,这是依据基本事实“ASA”,作出图形一定全等. 先作夹边,再两角. A 作法: (1) 作线段 BC = a; α β E D C B 则△ABC 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2) 在 BC 的同侧,分别作∠DBC =∠α, ∠ECB =∠β,BD 与 CE 相交于点 A. 例4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典例分析 新知探究 议一议 上述例4中作出的△ABC唯一吗 试说明理由. A α β E D C B 作出的△ABC 唯一. 因为作图过程中,确定了BC = a,∠ABC =∠α,∠ACB =∠β,符合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角边角条件,满足该条件的三角形都全等,即形状和大小都一样,所以△ABC 是唯一的. 新知探究 做一做 (1)如图4.4-9,已知∠α,∠β和线段a. 求作:△ABC,使∠ABC=∠α,∠ACB=∠β, AB=a. α β a 作法: (1) 作线段 AB = a; 则△ABC 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2) 在 AB 的同侧,分别作∠ABD =∠α, ∠BAE = 180°-∠β-∠α, BD 与 AE 相交于点 C. C α E D A B (2)你根据(1)作出的△ABC与其他同学作出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吗 为什么 AAS: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总结归纳 1.作三角形的依据: 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根据的就是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作三角形的步骤 在寻找作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已知画出草图,确定作图步骤. 3.尺规作图的基本要求 ①画图形;②写作法;③保留痕迹. 有些作图题,只要求保留痕迹,不用写作法 新知探究 例5 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新知应用 分析 :受利用平移三角板画平行线的启发,可先过直线外一点P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相交,构造出∠a,再以点P为顶点作∠a的同位角,使它等于∠a,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在点P处所作的角的另一边所在直线即为所求作的平行线. 如图,已知直线AB,点P不在AB上. 求作: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 A B P 例5 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新知应用 (1) 如图,过点 P 作直线 EF,与直 线 AB 相交于点 M; (2) 以点 M 为圆心,以小于 MP 的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交 MB 于点 G,交 MF 于点 H; (3) 以点 P 为圆心,以 MG (或MH )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交 PF 于点 C; (4) 以点 C 为圆心,以 HG 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与前弧交于点 D; (5) 连接 PD,则直线 PD 为所求作的平行线. A B P M E F C D H G 作法: 新知应用 基础巩固题 1.利用尺规不能唯一作出的三角形是( ) A.已知三边 B.已知两边及夹角 C.已知两角及夹边 D.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D 新知应用 基础巩固题 2.如图,在如图1中已知∠α,∠β,线段m,求作 ABC. 作法:如图2,①作线段AB=m;②在AB的同旁作∠A=∠α,∠B=∠β,∠A与∠B的另一边交于点C.则 ABC就是所作三角形,这样作图的依据是( ) A.SAS B.SSS C.ASA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