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905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2683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考试,答案,版含,图片,试题
    福州延安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阶段检测(9月)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 (1)①láng;②纵;③凌 (2)波澜壮阔 (3)也构成了李白诗歌(鲜明的艺术特色) (4)我认同“性格决定人生”这一观点。《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这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他途经景阳冈,听闻老虎伤人,虽店家劝阻,仍执意上山,凭借勇猛打死猛虎;得知兄长武大郎被潘金莲、西门庆害死,怒杀二人,后又血溅鸳鸯楼。正是他刚烈的性格,让他不断与恶势力对抗,最终走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 二、阅读(69分) (一) 3. 屡失春事约,示邻有未开花 4. “风”为微风,“翻”字应轻读。“风翻蛛网开三面”描绘的是微风轻拂,蛛网被吹开三面的景象,若为狂风,蛛网会被吹破,无法呈现“开三面”的画面。微风下的“翻”更显轻柔,体现出春日的平和,也契合诗人罢职后虽有失意却仍存闲适的心境。 5. 本诗情感基调是失意中透着豁达。诗人罢职归家,生活清贫,虽有“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的失意,但“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又展现出对自然生机的欣赏,“只今容有未开花”则暗含对未来的期许,整体在失意中不失豁达。 (二) 6. A;E 7. 贫困 到……去 8. 填写“乎”合适。“他时得位相乎”是疑问句,表达范仲淹对自己未来能否做宰相的疑问,符合他求祷时询问神灵的语境;而“也”多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无法体现疑问语气,所以“乎”更合适。 9. (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能把恩惠施及大大小小的百姓,本来只有宰相才能做到这样。 10. 范仲淹的“进”是指若能担任宰相,便以“利泽生民”为志,为百姓谋福祉;“———是指若不能成为宰相,就愿做一名良医,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民之厄,中保自身长年,同样以救人为己任。 (三) 11. C(作者并非“毫无头绪”,而是认为君山的杂乱无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无限) 12. (1)作者提及范仲淹及其《岳阳楼记》,是为了通过范仲淹在秋高气爽时写文的情境,与自己盛夏游洞庭湖的炎热感受对比,引出对气候影响文人创作的思考,进而为后文探讨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做铺垫。 (2)这句话指中国文化中,那些被主流文化(大一统思想)忽视或压制的部分,不会就此消亡,反而会以自身的特色和力量发展,挑战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例如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文化思潮的发展,如道家对儒家正统地位的补充与影响。 13. 从文本内容看,洞庭湖有众多似真似幻的传说(如娥皇女英、柳毅传书),保留“奇奇怪怪的洞庭湖”能让人感受其神秘与浪漫,避免被冰冷的测量数据剥夺美感;从思想主旨看,作者认为未知和神秘能让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保留这样的洞庭湖,也体现了对中国文化多元、无限特性的尊重与欣赏,不愿用简单的认知去框定丰富的文化内涵。 14. 君山微微侧头,嘴角似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中满是淡然。它心想:秦始皇啊,你凭一己之威,妄图封我为驯服臣民,真是可笑。我承载着尧时公主的深情,见证过佛道的兴衰,还藏着龙宫的秘密,这些岂是你一道封山令就能改变的?你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我会带着这些故事,继续静立于此,看岁月流转,任谁也无法禁锢我的开放襟怀。 (四) 15. C(欧阳修的文章在作文程式与文体发展方面有贡献,如《秋声赋》开创“文赋”新文体,不能说“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不大”) 16. 首先提出欧阳修强调“道”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文学主张成为北宋中叶文坛主导倾向的观点;接着指出欧阳修文集中文学之文稀少且多有败笔;然后具体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