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通如东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问一:你们知道诸子理学吗?像程朱理学里提到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① ? 答一:诸子理学是很重要的思想体系,程朱理学中的“格物致知”,按朱熹的说法,“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就是通过接触、研究万事万物去穷尽其理,这是认知的一种方法。“知行合一”则强调认知和实践要统一。人的认知层次从金字塔结构来看,既可以从顶端向下划分,也能从底层由低到高递进,不同的认知层次有着不同的境界。就像从理学角度去探究,对事物认知的深浅,会影响我们处在认知层次中的位置。 问二:那从理学关联的认知层面来讲,最低的认知层面是什么样的?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答二:最低的认知层面可以说是“无理”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不讲道理、蛮横且自私。就拿生存需求来说,人饿了要吃饭,这是基本的生存本能。但处于这个认知层面的人,吃饱了之后依然只想着自己,只满足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而不会去思考如何上升到更高的认知层次,缺乏对自身和外界更深入的思考与追求。 问三:认知的第二个层面具体是什么?为什么说法律和家规家训在这一层面很重要呢? 答三:第二个认知层面是“守理”,也就是懂得要用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像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行为,它不断收割世界财富,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只需要吃一碗饭就能维持健康,却非要吃三碗,最后必然会因过度摄取而得病。美国这种只追求利益,不顾责任的做法,最终也会让自身陷入危机,这就体现了在“守理”层面,利益和责任需要相匹配。 从家规家训的角度来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家训,其目的是培养家庭成员的教养。但家规家训不能是完全随意、各自为政的,需要有一个基本统一的框架。因为不同家庭的孩子未来要走向社会,如果每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价值观差异过大,甚至完全冲突,那么在社会交往中就无法和谐共处。比如一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极度自私,而另一个家庭培养的孩子过于无私,他们在一起时,就可能因为观念的差异产生矛盾,所以统一框架的家规家训对于处在“守理”认知层面的人融入社会很重要。 问四:在当下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人们在价值观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答四:现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世界各种文化和规则不断涌入中国。面对如此多元的文化和游戏规则,我们常常陷入困惑,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老师和父母传授的教育内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可能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年轻人在价值观的选择上非常迷茫。这种迷茫甚至会引发一些价值观标准的混乱,就好像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迈向哪个方向,出现了类似“立法混乱”(这里指价值观标准不清晰)的情况。 问五:你们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在面对生活时,是应该先满足自己,还是先去服务他人呢? 答五: 观众1:我觉得人生首先要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解决了生存问题后,接着要成家立业,这相当于“修身齐家”的过程。在自己有能力之后,再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先把自己的生活基础打牢,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别人。 观众2: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去体验各种经历,然后把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