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届 诺贝尔奖颁发 首 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 积累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思维能力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重点) 审美鉴赏 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难点) 文化自信 培养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重点) 活动情境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将展开“树崇高理想,做时代新人”系列活动我班决定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汲取力量,树立崇高理想,争做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大任,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将以阅读为主线,展开活动。 走进消息 活动一: 预习检测 嘱 发 裁 威 透 树 款 巨 有成就 卓 仲 yí 遗 nuó 挪 bō 拨 bān 颁 shèn 渗 é 额 zhòng jiàn 建 zhuó 预习检测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遗嘱: 形容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文学常识 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也因此获得巨额收入。 预习检测 诺贝尔 他将毕生精力和心血投入到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名下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奖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诺贝尔奖 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 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 快问快答 消息结构的“五部分”包括什么?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快问快答 消息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When (何时) How (如何) Where (何地) Why (何故) Who (何人) What (何事) 找出课文的“六要素”,填写下表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1901年12月10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何故: 奖励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研读消息 活动二: 分析本则消息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段 (导语):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 (主体): 列举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情况,包括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第三段 (主体):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第四段 (背景): 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上述信息排序可以颠倒吗 不可颠倒 探索发现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最重要事实 次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最次要事实 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 探索发现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详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作者写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