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3944

23.《司马光》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4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司马光,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司马光》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sī jī( ) dēng shàng( ) diē dǎo( ) jiē dà huān xǐ( ) qì diào( ) chí yǒu( ) gōng jī( ) dǎ jī( )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司马光(sī shī) 众皆(jiē jié) 丢弃(qì qǐ) 登瓮(dēng dēn) 跌没(mò méi) 持石(chí cí) 3. 比一比,再组词 司( ) 登( ) 跌( ) 持( ) 同( ) 凳( ) 秩( ) 待( ) 4.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再翻译句子 (1)群儿戏于庭。 庭:_____ 翻译:_____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瓮:_____ 没:_____ 翻译:_____ (3)众皆弃去。 皆:_____ 去:_____ 翻译:_____ (4)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_____ 之:_____ 翻译:_____ 二、能力提升 1. 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持石击瓮 ②弃去 ③登瓮 ④得活 (1)故事中,小孩( )时失足落水,众儿见状纷纷( ),只有司马光( ),最终落水小孩( )。 (2)面对突发情况,我们不能像众儿一样( ),要学习司马光冷静应对的态度。 2. 品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1)按原文填空: 群儿戏于庭,一儿_____,_____。众皆弃去,光_____,_____,儿得活。 (2)选择题: ①“足跌没水中”中“足”的意思是( ) A. 足够 B. 脚 C. 值得 ②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的目的是( ) A. 好玩,想打破瓮 B. 让水流出来,救落水小孩 C. 发泄情绪 ③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司马光特点的是( ) A. 胆小怕事 B. 沉着冷静、聪明机智 C. 鲁莽冲动 (3)“水迸”写出了什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 3. 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现代文改写文言文“光持石击瓮破之”: _____ (2)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描述司马光救友的过程: _____ 三、拓展运用 1. 积累与“智慧”相关的成语,填一填 (1)_____:形容人聪明,能随机应变。 (2)_____:指在紧急情况下,猛然想出办法。 (3)_____: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2. 仿写文言文(用简洁的语言写一件小事) 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仿: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练笔 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的司马光,除了“持石击瓮”,还能想到什么办法救落水的小孩?用50字左右写下来,要体现你的思考过程。 _____ _____ 《司马光》同步练习答案 一、基础积累 1. 司机;登上;跌倒;皆大欢喜;丢掉;持有;攻击;打击 2. 司马(sī√);皆(jiē√);弃(qì√);登(dēng√);没(mò√);持(chí√) 3. 示例:司机/同学;登山/凳子;跌倒/秩序;坚持/等待 4. (1)庭院;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2)口小肚大的陶器;淹没;一个小孩爬到瓮上,失足掉进瓮里被水淹没 (3)全,都;离开;大家见状都丢下他跑开了 (4)拿;指瓮;司马光拿起石头击打瓮,把瓮打破了 二、能力提升 1. (1)③;②;①;④ (2)② 2. (1)登瓮;足跌没水中;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2)①B ②B ③B (3)写出水喷涌而出的样子,体现瓮破后水快速流出,突出司马光办法有效 3. (1)司马光拿起石头击打瓮,把瓮打破了 (2)司马光先看到小孩落水,接着拿起石头击打瓮,最后瓮破水流,小孩得救 三、拓展运用 1. (1)随机应变 (2)急中生智 (3)神机妙算(答案不唯一) 2. 示例:众童戏于园,一童坠井。众皆慌,一童取绳投井,童握绳得拉,安。(答案不唯一) 3. 示例:可喊大人来救,或找长木棍伸给小孩拉他上来,因木棍易找,且能安全让小孩脱离水域(答案不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