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4238

12《论语》十二章 教案+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47710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论语,十二,教案,课件,34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古代先哲,能与同学分享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事; 2.指导学生能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后理解、梳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和修身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分享体会; 3.引导学生能自主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课文。 4.引导学生能主动积累、梳理、分享源自《论语》且经过逐渐演化、固定,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 【拓展资源】 《〈论语〉十二章》《孔子的洒脱》《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童年》《木车的激情》《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节选)》 《子路初见》《孔子世家赞》 【课型及课时建议】 教读引领课+阅读综合实践课 2课时 第1课时 指导探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古代先哲,能主动分享文学、文化常识和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事; 2.指导学生能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之后,理解、概括并梳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和修身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分享体会。 3.引导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识记、积累文言词语。 【拓展资源】《孔子的洒脱》《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童年》《木车的激情》《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节选)》 【课型】教读引领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指导学生了解先哲,分享故事。 (一)组织学生分享预习作业的阅读收获。 【阅读篇目】 《孔子的洒脱》《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童年》《木车的激情》《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节选)》 【参考句式】 句式1:我从《 》中了解到的文学文化常识有:“ ”,这些常识让我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地了解。 我还想了解关于那个时代 方面的情况,哪位同学愿意分享呢? 句式2:我从《 》中读到过(曾听说过)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认识了一个 的孔子。 我还想了解孔子 方面的情况,哪位同学愿意分享呢? 活动二: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理解概括。 (一)组织学生自主默读,疏通文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中的十二章语录分别归类。 【自主学习建议】 1.标清语录序号,提高稍后归类填表的效率; 2.疏通理解并归类,操作流程如下: ①一口气读完整章,凭语感猜测大意后,用铅笔将序号填入归类表对应单元格; 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如发现先前的归类判断有误,可在表格中更正(仍用铅笔)。 ③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求助并将疑难点记录在表格中(已解决和未解决分别用蓝、红笔记录)。 (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分类梳理成果并阐明理由。难点汇总提交。 (三)全班共研疑难处,定论后在课本相应位置标记文言词语重难点,自主强化记忆。 (四)指导学生再次细分语录类别并交流。 活动三:指导学生深化理解,复盘学法。 (一)组织学生同桌互相检查课文背诵情况,检查以问答方式进行。 检查方式:提问者提供3条线索,回答者依据线索背诵语录全文。操作过程如下方示例: (二)检查标准:提问不合要求、线索不明确者由回答者在其课本对应语录处做警示标记,答不出、答不对者由提问者在其课本对应语录处做警示标记,以备老师抽查时聚焦。 (三)各小组交流研讨,合作提炼理解、概括、梳理儒家经典语录的观点有哪些实用“秘笈”。 (四)各组长按抽签顺序轮流板书一条含金量最高的“秘笈”,抽签顺序在后的组长板书时不得重复写前面组长已板书的内容。 【参考示例】 如何理解概括梳理儒家经典语录的观点 1.在熟读成诵基础上“裸读”猜大意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3.比较阅读,提炼共性和区别 4.细化分类,深化理解 5.在学习生活情境中主动引用,优化表达 【作业布置】 1.复习巩固课本上有警示标记的语录,对照注释细致疏通、理解,反复记忆词句意思。 2.在课本上完成思考·探究·积累三 3.熟练背诵并默写《〈论语〉十二章》全部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