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就能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2026届南京市高三物理期初调研测试补偿训练(一)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甲所示,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重大工程,其输电原理如图乙所示。设输电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U,输电线总电阻为r,仅考虑输电线的功率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上的电流 B.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C.P一定时,输电电压变为,输电线损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 D.U一定时,输电功率变为2P,用户得到的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 【答案】C 【详解】A.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故A错误; B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由此可知,P一定时,输电电压变为,输电线损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故B错误,C正确; D.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由此可知,U一定时,输电功率变为2P,输电线损失的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用户得到的功率不是变为原来的2倍,故D错误。 故选C。 2.2023年1月,在临淄赵家徐姚遗址中,发现了火塘三处、动物骨骼等,这是人类用火管理景观的最早的、直接的考古证据。通过对遗址中的红烧土进行碳14年代测定,发现其年份为距今1.1万至1.5万年。已知的半衰期为5730年,它很容易发生衰变,变成一个新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中以碳酸钙形式存在的的半衰期比单质的半衰期更长 B.发生衰变,其衰变方程为: C.衰变的实质是核内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D.经过11460年后,红烧土中剩余的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C 【详解】A.放射线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存在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所以骨骼中以碳酸钙形式存在的的半衰期和单质的半衰相同,故A错误; B.发生衰变,释放的是负电子,故题中衰变方程错误,故B错误; C.衰变的实质是核内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C正确; D.经过11460年即两个半衰期,所以红烧土中剩余的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D错误; 故选C。 4.雾霾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工业烟尘.为了改善空气环境,某热电厂引进了一套静电除尘系统.它主要由机械过滤网,放电极和互相平行的集尘板三部分构成.如图为简化的工作原理图,其中集尘板带正电,实线为电场线.假设虚线为某带负电烟尘颗粒(不计重力)在除尘器装置中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中的两点,烟尘颗粒在A点的速度小于B点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 C.该烟尘颗粒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D.该烟尘颗粒在除尘装置中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B 【详解】A.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故A错误; B.由图可知,A点电场线比B点密集,因此A点的场强大于B点场强,故B正确; C.烟尘颗粒带负电,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则烟尘颗粒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C错误; D.该烟尘颗粒在除尘装置中的运动时,受电场力是变化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则其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考查分析实际问题工作原理的能力,解题时,明确电场线的分布规律,并且能抓住尘埃带负电,在高电势点的电势能较小. 5.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多一次 D.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少一次 【答案】C 【详解】由波形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选项A错误; 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选项B错误;a点距离波源较近,且ab相差一个波长,则 a点完成全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