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6234

安徽省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背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打包6份)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862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安徽省,打包,答案,练习题,课文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文学常识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品 诗歌对照翻译及赏析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东临①碣jié石,以观沧海。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山。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内容理解:开篇点题,点明了“观”的方位、地点及对象。 水何澹dàn澹②,山岛竦sǒng峙zhì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海面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边。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 内容理解:此处实写诗人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表现手法: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出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④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吐纳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内容理解:此处诗人借助想象,写出了自己的情怀和抱负。情感:在丰富的想象中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内容理解:这两句是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重点注释 ①临:到达,登上。②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③竦峙:耸立。④星汉:银河。 作品主旨 诗人以丰富的手法描绘出大海的壮丽景象,抒发了想要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 理解探究 1. 请简析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词句赏析) 答: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想要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 2.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写作手法) 答: ①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②虚实结合。第3—8 句是实写眼前所见之景,第9—12 句借助想象写景。③情景交融。通过写景体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宽广胸襟和豪迈气概。 3. 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内容理解)【教材课后题】 答: 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 课文结构 次①北固山下 唐·王湾 文学常识 王湾,洛阳( 今属河南) 人,唐代诗人。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品 诗歌对照翻译及赏析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 内容理解:首联对偶点题。先写“客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后写“行舟”,点明远离故乡,暗寓思乡之情。这两句诗明写青山与绿水,暗示旅途奔波之意。情感:首联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羁旅之情,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与两岸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内容理解:运用对偶,写船上所见景色。诗人笔下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也象征着人生旅途充满期待,表现了诗人乐观昂扬的情绪。 海日生残夜③,江春入旧年。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内容理解:海日东升将驱尽黑暗,春意萌动闯入旧年之景,蕴含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书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