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水 2.4水结冰了 聚焦 初冬上游来游去。 深冬上游来游去。 湖水是怎样结冰的呢? 探索1 说一说我们对结冰现象的看法,冰是什么样的? 无色无味 气温低 冷 透明 有固定形状 硬 能看见 光滑 探索1 冰是怎么来的? 放入冰箱 降低温度 液态 固态 探索1 温度降多少才能结冰? 水到了多少摄氏度的时候会变成冰? 怎样才能知道? 温度要到零下才能结冰,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探索2 实验注意事项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4的清水,在水面做好标记。 2、将装入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3、温度计在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只要观察到试管内壁出现薄薄的冰层,就说明水开始结冰了。 4、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 5、观察记录及时。 探索2 实验记录单 实验视频 探2 实验记录 25 无 15 无 5 无 1 无 0 开始结冰 0 结冰面积增大 15分钟 -4 完全结冰 实验结论 我们经过测量,发现水在_____摄氏度时结冰了;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完全结冰后温度继续下降。 0 温度: 体积: 降低 增大 水 冰 凝固 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探索3 水 冰 无色 无味 透明 有固定形状 不流动 固体 光滑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液体 我发现: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是水的不同形态。 研讨 1、水在什么温度条件下会结冰?结冰的湖水估计是多少摄氏度? 水温降到0℃时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状态),水的温度会一直保持在0℃,直到水全部结冰后,温度开始下降。 研讨 2、水结冰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1、温度变化:温度一直降低,降到0摄氏度开始结冰,完全结冰后继续降低,冰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 2、体积变化: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3、形态变化:液体变为固态。 4、其他变化:冰会浮在水面上。 拓展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包在手心里,红色液柱就会上升;将温度 计放入冷水中,红色液柱就会下降。这是一种“热胀冷缩”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样的现象呢? 拓展 热胀冷缩 拓展 热胀冷缩的应用 课堂练习 1.通常情况下,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水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2.冰是 态的水,有一定的 和固定的形状。 3.水结冰后,体积会 。 4.水结冰的实验中,往碎冰里加食盐是为了 。 5.温度计的液柱可以上升和下降的原理是 。 0 0℃ 固 体积 增大 降低温度, 使水更快结冰 热胀冷缩 谢谢观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水在0℃时会结冰,了解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认识到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形态从液态变为固态;明确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有固定体积)与不同点(状态、流动性、形状等)。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变化,培养连续观察、分析数据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比较水和冰的异同,发展比较、辨析的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能利用给定材料(试管、碎冰、盐、温度计等)完成水结冰的实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学会通过观察和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态度责任:激发对水结冰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操作意识;通过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和“智铸冰城”,感受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水结冰的温度条件(0℃);了解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温度、体积、形态等)。 难点:理解水在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状态)温度保持在0℃这一特点;准确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