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初中生物 / 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 1.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作用。(重点、难点) 2.能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重点、难点) 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回忆: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 细胞 显微镜的分类 目镜的数量常见两种:单目显微镜、双目显微镜。 显微镜按成像原理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单目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以可见光为光源) (用电子束替代可见光)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反光镜 遮光器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物镜 转换器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识图记忆 位置:距离眼睛近 数字:代表着放大倍数 特点:放大倍数大长度短; 放大倍数小长度长 目镜 10× 5× 16× 位置:靠近载物台 数字:左上放大倍数 ;右上数值孔径; 左下镜筒长度;右下盖玻片厚度 特点:放大倍数大长度长 放大倍数小长度短 思考:如何区别物镜和目镜 物镜 镜筒 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的部分,用于固定和支撑镜头。 转换器 转换器:切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注意事项: 转换物镜时,切忌用手掰动物镜,转动转换器切换物镜。 粗(细)准焦螺旋: 顺时针降镜筒 逆时针升镜筒 细准焦螺旋: 微调,使图像变清晰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通光孔 作用: 让光线通过并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 通光孔 载物台下有遮光器,由不同光圈组成; 大光圈增加进光量,小光圈减少进光量。 载物台上有两片压片夹,固定玻片,中间有通光孔。 载物台与遮光器 组成:一面平面镜, 一面凹面镜。 作用:凹面镜具有聚光作用,适用于光线较弱时;平面镜仅反射光线,适用于光线较强时。 反光镜(单目显微镜) 在使用显微镜时,光线通过显微镜的哪些构造进入我们的眼睛? 光线→反光镜 →通光孔 →镜筒 →玻片标本 →物镜 →目镜→眼睛 反光镜 光 1.观察时光线过强,如何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2.观察时光线过弱,如何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光线强时,反光镜用聚光的平面镜, 遮光器调为小光圈 思考 光线弱时,反光镜用凹面镜, 遮光器调为大光圈 练习使用显微镜———对光调光 练习使用显微镜———对光调光 练习使用显微镜———调焦观察 练习使用显微镜———调焦观察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 1、对光调光 (白亮圆形) 一、转转换器选低倍物镜, 二、转遮光器选大光圈, 三、转反光镜。 2、调焦观察 一放:把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 二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眼从侧面物镜。 三升:先粗后细,双眼睁开。 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对光有三转,转换光与镜 观察分三步,一放二降三升 双目显微镜结构 阅读课本19页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分组讨论双目显微镜与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有哪些不同点? 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双目显微镜与单目显微镜操作的不同: 需打开电源开关并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需调节两个目镜间的距离以适应瞳距。 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标本至通光孔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时是使载物台的位置改变。 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双目显微镜的基本一致。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为拍照和录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透明物体不能透过光线,所以无法观察到整片叶子的内部结构。 思考:1.用镊子将一整片叶子放在载玻片的正中央可否观察到其内部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时,必须选取薄且透明的材料 玻片上的物 视野里的像 显微镜下的物与像的关系: 上 上 互为倒像 2.在用显微镜观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样的? 3.物像怎样调整至视野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