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7834

安徽省2025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课件(打包9份)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20615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2025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网) 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 1. 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简体楷书将其正确、规范、美 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只  争  朝  夕   不  负  韶  华  只 争 朝 夕 不 负 韶 华 2. 下面的对联是学校团委组织的“时代有我”创优争先活动 的主题词。请按照书体一致、平仄相宜、内容合理的原 则,为方框处选择合适的词(3分)( B ) B 3. 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 幅,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 书体特点说明你喜欢的理由。(3分) 你选择:第 幅 书体: 理由: 一  隶书  因为他的隶书气势浑厚、线条饱满圆实、神韵 十足。  4. 在观看纪录片时,大家发现了几幅写“清明”两个字的书 法作品。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 A. 张旭作品的书体是上述书法作品中出现最早的书体。 B. 李斯的隶书古朴典雅、挺拔秀丽,体现了清明节历史悠 久的特点。 C. 黄庭坚的草书潇洒飘逸,气韵生动,传达了清明节人们 踏青郊游时的轻松愉悦。 D. 赵孟的楷书,横平竖直,笔画清晰,体现了清 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特点。 答案:D 5. 景区想挑选两幅书法作品作为展厅的匾额,已选中了一幅,请你根据“书体一致”的原则,从备选书法作品中再挑选一幅,将字母序号及其书体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 选中作品: 现选作品:选项 ,书体 备选作品:    B  隶书  6. 下列属于楷书作品的一项是(3分)( B ) B(课件网) 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六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与阅读 一、基础知识积累 (一)《〈世说新语〉二则》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太丘舍.去 (4)相委.而去 (5)友人惭,下车引.之 不久,一会儿  趁、乘  丢下  丢下  拉  2. 通假字。(2分) “尊君在不”中,“ ”同“ ”。 不  否  3. 词类活用。(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4. 古今异义。(6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 今义: 。 (2)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 (3)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 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子女;男女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 相对)  回头看  注意,照管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9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答案: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答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 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二)《〈论语〉十二章》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9分)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按时  生气,恼怒  自我检查、反省  (4)可.以.为师矣 可以凭借  (5)学而不思则罔. (6)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7)三军可夺.帅也 (8)博学而笃.志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改变  坚定  喜爱,爱好  2. 通假字。(6分) (1)“不亦说乎”中,“ ”同“ ”,意为: 。 说  悦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_____”同“_____”, 意为:_____。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又 有 3. 词类活用。(4分) (1)吾日.三省吾身 (2)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作状语,每天  动词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15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答案: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