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830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248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课,沁园春
  • cover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 雪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妖ráo( )    莽莽( )   折腰( )    分外( )    稍逊( ) 风骚( ) jìnɡ( )折腰 红zhuānɡ( ) 素guǒ( )    一代天jiāo ( ) 成吉思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词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 3、词中“须晴日”中的“须”意思是:_____ “风流人物”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 4.词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的修辞手法。 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6.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7.填空。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 ,“沁园春”是 ,“雪”是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 , 。 词中以“ , ,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8.有同学围绕《沁园春 雪》写了两副对联,现只展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1)上联:望万里河山见雄浑壮丽,美矣! 下联:_____ (2)上联:大气磅礴,几句辞藻道尽天下美景 下联: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0.词的开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1.赏析下面的句子。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12.上下两阕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阳光在远处 艾青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注释】著名诗人艾青 1932 年作于异国他乡的诗作,此时作者年仅22岁,半工半学。 诗人紧紧抓住第二句中的“暗”字,并连用了三个“暗”字,联系诗文,分析其作用。 14.请根据示例,将《阳光在远处》中画线的诗句进行朗诵设计,并说明理由。 【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朗读设计】这两句诗,“常含”“土地”“爱”要作重音处理,用缓慢的语气,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情感。其中,“爱”字,可以重音轻读,凸显出这份爱是来自内心,表现了艾青对祖国的爱至死不渝,让人感慨万分。 15.请选择下列任一角度赏析这首诗歌。 ①对比    ②意象    ③跨行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乞丐 艾青 在北方 乞丐用固执的眼 凝视着你 看你在吃任何食物 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要求施舍一个铜子 向任何人 甚至那掏不出一个铜子的兵士 193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