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学会彬彬有礼》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学会彬彬有礼 学科 心理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第五课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二年级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为核心,构建了层次分明的内容体系。教材通常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色彩鲜艳的插图引入,比如讲述小动物们在森林聚会中因为礼貌与否而有不同经历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初步感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对直观、生动的事物理解起来较为容易,而对于抽象的文明礼仪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具体的事例、故事、图片或实际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课堂上容易分心,所以教学活动要设计得有趣、多样,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礼貌用语时,如果单纯地讲解词汇和用法,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但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在不同场景下如何使用,学生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等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PPT 课件、网络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制作包含时间体验活动视频、故事动画、亲子分享示例等内容的 PPT 课件,准备相关网络资源,如珍惜时间的儿歌、动画短片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过程目标:学生要了解不同场景下的基本文明礼仪知识,包括礼貌用语的使用、行为举止的规范等。技能方面,学生需学会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如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掌握文明的行为方式,像在图书馆保持安静、排队时不插队等。 结果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素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文明礼仪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感受到被他人尊重和尊重他人的快乐。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 “天真屋张明的一天” 活动、小组讨论、故事分享等环节的参与积极性,包括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认真记录、积极发言等,由教师进行评价。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分享,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受?由教师评价。 实践应用评价:让学生分享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习惯养成评价:在课后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家长反馈和教师观察进行评价。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思考面对不同情况时所言所行,能从谈吐之礼和举止之礼两方面做到彬彬有礼。 学习难点:推选身边的小榜样,见贤思齐 体验式学习:组织观看 “天真屋” 活动,让学生换位思考。 故事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实践操作:通过情景说说你的做法。 家校合作:通过亲子分享环节,鼓励家长参与,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学生,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啊,老师想跟大家来个小约定,好吗?第一个约定是积极参与,二是善于倾听,三是敞开心扉,四是真诚交流。愿意和老师达成这个约定的小朋友伸出你的大拇指。说定了哦! 学生用伸出大拇指的方式确认约定,这种互动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强化学生对约定的认知和遵守约定的意识,同时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天真屋 如果你是张明,遇到了图中的场景,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你们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都知道和别人交谈要注意用上“麻烦”“请”“能不能”,这就叫做谈吐之礼,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