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9422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3课时)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80602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课件网) 古诗三首 12 (部编版)五年级 上 第三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首首爱国诗人谱写的乐章,这不仅仅是文学财富,更是不朽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课文的脚步,去品味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去感受不同的时代浓浓的爱国情。 第一课时 示 儿 [宋]陆 游 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注释,我知道“示儿”指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看的诗。 解诗题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他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在诗、词、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创作很多诗歌,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主要作品:《示儿》《关山月》《书愤》《钗头凤》等。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占领北宋都城汴京,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和,最终灭国。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收复中原,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丢掉了官职。公元1210年,85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之际,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发出了最后的抗金号召。 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读出节奏。 初读古诗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祭 jì nǎi wēnɡ 乃翁 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 乃是 乃是 奶-女=乃 减一减 nǎi 生字乐园 祭 乃 jì nǎi 这里是横折折折钩 结构:独体结构 组词:乃是 乃至 书写指导:注意不要和“及”混淆,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撇不出头。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祭祀 公祭 部首:示 书写指导:左上部分的横撇要舒展,右上部分的捺也要舒展,下部“示”字的两横要适当收缩,避让上边的横撇和捺。 不要少写“一点” 书写指导 示 儿 [宋]陆 游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 / / / / / / 1.再读古诗,并结合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2.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整体感知 这首诗讲了诗人临终前对孩子的嘱咐:朝廷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亲。 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品读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意: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唯一让我悲伤的是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 一个“悲”字,点出作者的遗憾。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切事情都 无牵无挂了。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元知死去万事空”。 只,只是。 国家统一 陆游临死前真的了无牵挂吗?你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同“原”,本来。暗示诗人还有放不下的、要嘱咐的事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以“万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突出了诗人“不见九州同”的遗憾、悲愤。 “悲”字是诗眼,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万事空 面临死亡,陆游知道一切都已成空。从诗句中,你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死观? 豁达 结合古诗背景,概括诗人的“悲”从何来。 (1)对祖国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而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朝 廷当权者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悲愤。 (2)对自己年迈体衰,壮志未酬的悲伤。 (3)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悲悯。 背景资料 北宋宣和六年1126年,金国侵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