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9812

2026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三)(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8367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专项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三)(原卷版)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语言要干净 ①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服,还是心灵、思想。”我想,语言也应该要干净。 ②干净的语言如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干净的语言如绵绵的春雨,滋润他人心田;干净的语言如黑夜的灯光,让人充满希望;干净的语言如寒冬的暖阳,让人感受到温暖。语言干净,才能让人体会到真诚、热情、尊重等一切美好的感受。 ③语言要干净,首先就要做到无脏话。在与人沟通和交际中,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以及文雅、谦逊、有礼貌,这是一个人心灵美在言语上的表现。语言干净语言美,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无脏话。有的人说话粗俗、低级、污秽、出口成“脏”,这样的人令人生厌,也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和麻烦。语言干净,声音悦耳,才能让人听着舒服,也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修养。 ④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语言干净,还要保证所说的话是真话实话,没有虚假伪装。不说假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一旦撒谎,就很难停下来,为了圆谎,不得不说更多的谎话,在谎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声名狼藉,一事无成。正如海涅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⑤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荀子·荣辱》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善心是根,善言是花;善心是内核,善言是外壳。心地善良,才会与人为善。说话言之有理,而不是信口胡言;说话彬彬有礼,而不是恶语伤人。因此,我们要学会口吐善言,这样能给人信心和力量,能为人排忧解难,驱赶惨淡的愁云,抚平心灵的创伤,让失望者再燃希望之灯,让失败者永不放弃,让厌世者重整旗鼓,用微笑迎接新的未来。 ⑥语言要干净,更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有的人说话充斥负能量,牢骚满腹,听了让人心情低落、悲观、灰暗。这样的人,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流,因为他的语言里有“毒”。相反,语言干净的人话语里总是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到精神愉悦。积极乐观的人,谈吐间处处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素养。 ⑦古语有言:“口乃心之门户。”一个人的内心所想,终会体现在自己的言语之中。一个语言干净的人,自然有着不凡的气度、时刻体谅他人的心量、理解他人的胸怀,以及知性大气的修养。内心干净,语言才会干净,所以,净化我们的语言,要先净化我们的心灵。从今天起,修炼内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干净、语言干净的人。 (选自《演讲与口才》,略有改动) 1.请根据下图,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2.以下链接材料最适合放入哪一段作为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上“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交无友……”,生活可谓艰苦乏味。但他对前来探望的弟弟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佛寺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如此干净达观,使得苏东坡能始终不失其人生的快乐。 放入第 段,理由是: 。 3.根据第⑤段论述的主要内容,结合以下语境,为语文老师补上一句合适的话。 语文课上,小文同学代表本小组朗读课文。他从头到底读得挺顺畅,但是因为性格胆怯,所以声音并不大,而且因为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口音,很多同学都忍不住笑了。语文老师点评时说:“_____”这番话给了孩子信心和力量。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以大美育浸润美好心灵 宋修见 ①今天,美育已成为教育热点和社会热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重视美育的综合性、整体性功能,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与社会环境,是做好全民美育、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所需,应当形成社会共识与合力。 ②美育是提升文明素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