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0011

2026年中考语文国内名家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六)(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9-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753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年,中考,语文,国内,名家,散文
    中考语文国内名家散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六)(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台戏拢住村庄的人气 ①戏在民间,让历史有一种动感。 ②大幕层层拉开,历史在人间舞台上开合。乡间的风花雪月在台上和台下演绎。台上的行事带风,一言一行一招一式。 ③“上场舞刀弄枪;张口咬文嚼字”“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④中国,有多少村庄就有多少个戏台。 ⑤秋罢,粮食丰收了,一台戏水到渠成。台上锣鼓家伙猛一响,台下黑乎乎清一色核桃皮般的脸上,会漾开一片入迷的笑言。 ⑥“春祈秋报”,是远古先民留下的对土地神灵的崇拜。山西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至今保存了许多悠久的民俗事象与活动。比如“迎神赛社”。这源于周代十二月的蜡祭。人们在农事结束后,陈列酒食祭祀田地,并相互祝酒作乐,称为“赛社”。赛社和赛戏日子的到来不仅萦绕禽畜鼎沸,更让全村人都在繁忙地往返。一台戏把血和肉粘连在躯干上,把外出的脚步声拽了回来。 ⑦赛戏开始,戏台上关公手举大刀追杀华雄,踩着锣鼓点一鼓作气追到台下。两位演员在观看的人群中穿梭,那时节,一个胸前挂着鼓、一个臂弯上挂着锣的乐队跟着他俩,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他们绕场子边打边跑,一时又跑到了场子外的街道上。鸡们狗们家畜们都出来了,老者站在村边的路沿上,下巴磕一翘一翘的,嘴张着笑不出声来。 ⑧笑在肚子里乱窜。 ⑨一群大小娃娃跟在后头,走进村街,“关公”和“华雄”沿途随意抓取摊贩的瓜果梨桃,边吃边打,只觉寒风并不都是凉风刺骨,亦有千姿百态。 ⑩两张挂了油彩的脸齐齐对着娃娃们扮鬼脸,娃娃们呼呼四散,敞亮的空地上,把历史演得玩儿似的轻松。 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演出气氛高潮迭出,村子有多大,戏台就有多大。民间奔田地、奔日月、奔前程的普通人,看戏看热闹。在热闹中,闭眼、睁眼、醒着、梦着,黄尘覆盖在村口大道上,一出戏明晃晃亮过来。谁见过这样的演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走至村口的人都要愣愣站站,步子里显出几分怀念,盼一场戏开始。 要说什么地方最能体现乡村的味道,肯定是戏台。只要唱戏了,生活就进入了最饱满的时刻。很多人平常想不起来,在你就要忘掉的时候,一转身却在戏台下碰面了。天涯海角走远的家乡人,回乡看戏,啥时候念着了,心吊在腔子里都会咣咣响。乡村的戏台是热闹的中心,于平淡平常之中系着牵肠挂肚的乡情。 除了演绎历史,戏台上的戏剧脸谱也好看。生活中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的人脸,在戏剧中被勾勒、放大、夸张,成了戏剧的脸谱。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媒婆嘴角那一颗超级大瘩子等,夸张着我们的趣味。 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人事可以入了戏?戏剧人生,人生戏剧,它就埋伏在村庄那头,随时可能扑向我们。生活需要戏剧化,只有等到合适的时机,普通人事才可获得再生,生活背后的苦难才会获得新生。 冬天里的乡村就像黑白电影,而在生活中交谈的人们,无异于在重复从前的每一个冬天,他们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在黑白世界里想着明年春来的第一场戏。 一台戏或许可以让村庄在大地上缓过身子来,戏台上凝聚的光与色,在释放与渲染中似乎是记忆的显影。戏台让人们在生存的距离里与自然更为亲近,让人生更加舒展明朗。 (选自2025年4月3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③段画横线的内容为对联,请你用“/”为它划分节奏。(每联限两处) 台 上 笑 台 下 笑 台 上 台 下 笑 惹 笑 ; 看 古 人 看 今 人 看 古 看 今 人 看 人 2.文中的“赛社”和陆游《游山西村》中的“春社”有哪些相同的习俗? 【链接材料】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