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0021

陕西省2025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课件(打包7份)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1194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陕西省,2025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网) 16 诫子书 第四单元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运用 02 2星题 阅读鉴赏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教huì(  诲  ) 劝miǎn(  勉  ) 遂.成(  suì ) 淫.慢(  yín  ) 淡泊.(  bó  ) 夫. 君子之行( fú  ) 诲 勉 suì yín bó fú 1星题 积累运用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夫.君子之行 (2)静.以修身 (3)非志无.以.成学 (4)非学无以广.才 (5)年与时驰. (6)意与日去. (7)遂成枯.落.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没办法 增长 疾行,指迅速逝去 丧失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又 3. 一词多义。(8分) 动词,学习 名词,学业 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结构助词,的 动词,立志 动词,完成,实现 动词,变成,成为 名词,志向  4. 词类活用。(1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6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 法达到远大目标。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答案: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变 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只能悲哀地守着穷陋的居舍,(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6. 经典默写。(15分,每空1分) (1)《诫子书》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座右铭以激励自己淡泊自 守,宁静专一,这句话是: , 。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 (3)《诫子书》中表现懈怠浮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 。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 致远 静以修身 俭以养 德 淫慢则不能励 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7. 本文的作者是 ,字 , 时蜀汉政治 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 ,俗语有 。本文题目中“诫”的意思是 ,“书”是指 。 诸葛亮 孔明 三国 三顾茅庐 三个臭 皮匠,顶个诸葛亮 告诫、劝 勉 书信 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2分) 答案: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2星题 阅读鉴赏 9. 《诫子书》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2分) 答案:示例:读了《诫子书》,我感觉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真的是 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我还认识到只有宁静专一才能学有所成、 增长才干。 10. 中国文人历来注重“修身”,结合课文和下面一则链接材料可 以看出,诸葛亮主张的修身的方法是(1) ,曾子主张的 修身的方法是(2) 。(2分) 链接材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选自《〈论语〉十二章》 静和俭 自我反省 拓展阅读 [2025年1月西安交大附中期末改编]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 ·· 【乙】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②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③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④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