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0424

2025年部编版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363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年,编版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题 一、基础知识 1.请根据语境,拼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六年的时光匆匆,我们收藏了成长的点点滴滴。赛场上的mó quán cā zhǎnɡ①   历历在目,艺术节中bié chū xīn cái②    的表演回味无穷。成功时的zàn xǔ③   和失落时的kuān wèi④   都温暖恒久。老师的谆谆教导更是jì tuō⑤   着yīn qiè ⑥   期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隙(xī) B.逆风(lì) C.沿途(tú) D.陌生(b i) 3.按要求给加点词语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 A.十分 B.特殊 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细腻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B.《马诗》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李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C.《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同志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激励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D.《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李大钊同志在危难时刻为了 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1)司   见    追   求    打破      问到底 见   知    无   有         不得其解 (2)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3)追溯事情发生的根源。    (4)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    (5)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6)指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    二、语言表达 语文与生活。 一直以来,因电动车飞线充电、楼道堆放杂物等引起的火灾事故频发。亮亮居住的小区里,常常有人为了方便,将电动车推进电梯,楼道里也堆满杂物。针对这种情况,亮亮想策划一次防火安全宣传活动,提醒居民要时刻注意维护小区环境安全。另外,这次活动需要得到小区物业的支持。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亮亮的心理活动及对话。 6.站在小区物业办公室的门口,亮亮可能会想:    7.走进小区物业办公室后,亮亮找到相关负责人,开门见山地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了来意。请你发挥想象,把他们接下来进行的对话补充完整。 负责人:亮亮同学,开展这次安全防火宣传活动有什么好处呢 亮亮:举办这次活动有很多好处,比如:    负责人:虽然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小区居民的职业、生活习惯等情况各有不同,你要如何确保大部分居民知道并参与这次活动,以达到宣传效果呢 亮亮:    负责人:听起来很不错,你拟写一个更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吧!我们会全力支持你的。 8.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照样子,运用对比手法仿写句子) (2)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3)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写句子) 三、阅读理解 展台2 感英勇古人戍边卫国;展台2展示了两首诗歌,请你赏析并完成各题。 (一)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唐]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请你阅读第(二)首诗歌的前两句,说说诗人通过“沙似雪”“月如霜”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0.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边塞诗在情感基调上的不同。 篇目 内容 情感基调 《凉州词》 描画出将士们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热闹情景,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与奔放。 ①    《夜上受降城闻笛》 ②    ③    选段阅读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