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1193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38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历史
  • cover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课题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卷网-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 课标要求 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历史发展顺序为脉络,揭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发展趋势。 从内容上看,本节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1.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2.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两子目对应课标中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和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第三子目对应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从材料来看,教材史实以叙述为主,材料类型多样。 从结构上看,本节课内容与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和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在教学上要考虑整体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九单元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初中历史世界现代史的学习,对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于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构建起较为完整地知识体系。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依然存在挑战。 教学目标 能够依托教材及文献材料,运用表格等形式认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时代主题。 通过概括和梳理教材及所出示的材料,理解当今世界面临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通过具体数据和材料,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1)了解冷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 (2)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3)认识全球性问题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习难点: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有这样一个难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一个蛋糕要分给四个人,应该怎么分呢?有同学可能会讲,这算是什么难题。把这个蛋糕横切一刀,竖切一刀,直接四等分,不就可以分给四个人了嘛。这种分法,是一种数学思维,但如果是历史题的话,这个问题就复杂很多了。真实的历史会告诉我们,四个人去分一个蛋糕,往往最终的结果不会是四等份。而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把另外三个人给干掉,然后自己独吞这个蛋糕,这四个人争来抢去,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四个人中实力最强的那个人,拿到了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蛋糕,而剩下的三个人呢,就只能去分剩下一小块了。所以历史问题往往要比数学问题复杂的多,但是等到大家在抢蛋糕这个过程中,打的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如果蛋糕不够吃的话,那多做几个蛋糕不就行了嘛,为什么一定要抢来抢去呢?这里的蛋糕啊指的就是人类创造的财富,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整个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抢蛋糕的历史,那个时候的历史主题就是战争与革命。而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今天,这70年的时间,其实就是做蛋糕的历史,这个时期的历史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 教师展示三张图片资料,让学生总结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改革。 【设计意图】联系之前所学起到联系上下文,起到巩固旧知识,以及历史的贯穿性 任务1: 如何理解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时代主题 问题1: 结合教材思考“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分别指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学生阅读邓小平的《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节选,思考问题:结合教材思考“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分别指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如何理解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