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1795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4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1197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主讲 金子老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 1.诵读梳理文本,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感受豪放风格。 2.培养旷达乐观的情怀,增强应对生活中挫折磨难的意识。 3.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理清怀古诗的脉络,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 自题金山画像 苏 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 导入 一.知人论世 苏轼字_____,号_____,_____(朝)文学家、书画家。 是_____词风的创始人。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 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东坡 ———将生活的苟且过成诗和远方 读作 者 请你指出“轼”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苏轼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两赋一词”。 借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显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读背景 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扫除旧党,苏轼被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四年的黄州被贬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乌台诗案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还有:乐府、长短句、乐章、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一首词只分一段,称为单调;分两段,称双调;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 豪放词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晏几道、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陈与义、陈亮、陆游等。其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 豪放词不仅描写花间月下、闺阁柔情。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开创豪放一派,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真正实现了词“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风格特点:豪放、旷达 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词 二.诵读感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听录音,注意红体字读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上黑板写红体字的读音。 浪淘尽 故垒 惊涛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华发 樯橹 一尊还酹江月 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内容。 大江: 故垒: 羽扇纶巾 : 樯橹: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