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1980

第1课《春》 课件(共47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21673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统编,语文,上册,七年级,PPT
  • cover
(课件网)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篆体字,有谁认识? 这个字是“春”,其字形由三部分构成: 上面的“艸”是绿草丛生; 中间的“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 下面的“日”是暖阳。 三部分合起来,它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 朱自清 《春》 朱自清 朱自清(1898一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等。 散文特点:语言洗练、文笔清丽。 作者名片 名家论朱自清 朱自清虽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言,朱自清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朱德熙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特点 ①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不散"则指主题集中。 ②抒情性强,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情感真挚。 ③语言优美凝练,清新明丽,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文体知识 读准字音 朗润lǎng rùn 水涨zhǎng 嗡嗡wēng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nòng 喉咙hóu lóng 应和yìng hè 窠巢kē cháo 嘹亮liáo 薄烟báo 黄晕yùn 烘托hōng 风筝zhēng 抖擞dǒu sǒu 披蓑suō戴笠lì 散sǎn在草丛 读准字音 薄烟 单薄 薄荷 涨 yùn yūn zhǎnɡ zhànɡ 弄 薄 báo bó bò nònɡ lònɡ 晕 黄晕 晕倒 涨水 头昏脑涨 卖弄 弄堂 和 huo 暖和 hé 和气 huó 和面 huò 和稀泥 hè 应和 hú 和牌 看见日晕( )他就头晕( )眼花。 2、房子涨价涨( )的他头昏脑涨( )。 3、他的伞顶笼着一层薄( )烟,他吃着薄( )荷味的薄( ) 饼。 4、天气暖和( ),我和( )他和( )面包饺子。 他很讲原则,从不和( )稀泥,也不会随声附和( )别人,更不会作弊帮别人和( )牌。 1、看见日晕( )他就头晕( )眼花。 2、房子涨价涨( )的他头昏脑涨( )。 3、他的伞顶笼着一层薄( )烟,他吃着薄( )荷味的薄( ) 饼。 4、天气暖和( ),我和( )他和( )面包饺子。 他很讲原则,从不和( )稀泥,也不会随声附和( )别人,更不会作弊帮别人和( )牌。 读准字音 课堂练习:准确朗读句子 感受春光如画 初 读 要求: 梳理文章结构,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美。说说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吗? ( )春 ( )春 ( )春 盼 绘 颂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全文贯穿了作者( )的情感 喜悦、赞美 总 分 总 精读细研 大声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盼春 1.第一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 拟人 两个“盼望着”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出对春天急切而欣喜的“盼望”之情。“脚步近了”将春天拟人化,传达出对春天即将来临时欢快而热烈的心情。 这段话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精读细研 齐读第2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绘春 1.这一段是怎样写春天的?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开了眼”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山朗润、水涨、太阳脸红”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山林复苏、春水漫涨、春日融融的美丽意境。 这幅美妙的春醒图,让人感受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愉悦心情。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