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9月考·语文试卷 (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默写(10分,每空2分,错一字扣一分) 1. 默写 (1)移舟泊烟渚,_____。 (2)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 (4)_____,江清月近人。 (5)七八个星天外,_____。 【答案】 ①. 日暮客愁新 ②. 明月别枝惊鹊 ③.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 野旷天低树 ⑤. 两三点雨山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暮、磅礴、旷”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诗词鉴赏(6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 本诗作者是_____(朝代)的 _____。 3. “翻墨”的意思是 。 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 第一句写乌云翻墨,却遮不往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B. 第二句将密集的雨点比作跳跃的珍珠,展现暴雨的迷乱与壮观。 C. 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D. 全诗描写动静结合,色彩对比强烈,在无声与有声之间切换。 【答案】2. ①. 北宋 ②. 苏轼 3. 形容乌云浓厚变幻,颜色像泼墨一样翻滚。 4. A 【解析】 【导语】这首诗描绘了暴雨来临前后湖面景象的变化。乌云翻卷如墨,暴雨密集如珠,迅猛而迷乱。风起云散,雨过天晴,湖水如同天空般宁静辽阔。诗中动静结合,色彩对比强烈,传达了自然景观的震撼与壮丽。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先后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这首诗是他在杭州任地方官时写的。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黑云翻墨未遮山”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翻墨”在诗中用来形容乌云浓厚而且变幻无常,像墨汁一样翻滚不定,体现了天气即将变化的状态。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A.第一句的意思是黑色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一样翻滚着,但尚未完全遮住远山,这一句通过对天空乌云的描绘,渲染暴雨来临的气氛,突出了天气的变化和乌云的壮观,与山的雄姿无关。因此“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分析错误; 故选A。 (三)课外文言文(8分)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毯。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注释】①某:某个人,有个人。②厌:吃饱。 5. 解释加点词: ①某恶鼠 ( ) ②鼠以故益暴 ( ) 6. 翻译句子。 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 7. 阅读这则故事,从中我们可以获知怎样的人生之理? 【答案】5. ①. 厌恶 ②. 缘故 6. 猫已经吃得很饱,又睡得安稳,都不抓老鼠了。 7. 环境过分安逸,人的斗志就会被消磨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 【导语】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只猫因饱食安逸而不再捕鼠,最终导致主人愤怒的放弃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的情节,深刻地揭示了过度安逸导致失职的道理。它劝诫人们,享有好的条件和舒适的生活时,仍需保持责任心和勤奋,否则不仅自己会失去价值,还可能被误解为无能。此外,善于区分个体差异,防止以偏概全也是重要的启示。故事简明扼要,寓意深刻,引人反思。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有个人厌恶老鼠。恶:厌恶。 (2)句意:老鼠因为这个缘故更加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