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4055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24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学期,中考
  • cover
化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花香四溢 B. 南辕北撤 C. 百炼成钢 D. 聚沙成塔 2. 下列有关生产与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活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避免污染河流、湖泊 B. 使用节水龙头、洗菜水浇花等措施,可节约水资源 C. 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可直接排放到农田灌溉 D. 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需重视水资源保护,防止水体污染 3.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35 B. 元素符号是Br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4. 劳动创造幸福,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5. “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栀子花香气主要来源于苯乙醇(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苯乙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具有挥发性 B. 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苯乙醇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6.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干燥氢气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7.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反应生成了3种分子 8.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在化学实验中也有很多妙用。下列实验中有关水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 B. 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C. 烧杯中的水: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D. 试管中的水:作为反应物,探究水的组成 9. 思路与方法是设计探究实验的重要思维,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 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D.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都不变 1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时,甲、乙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相等 B. a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 a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1℃,甲析出的晶体更多 D. 当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碳酸盐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28分)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汽车燃料展开以下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认识汽车燃料变迁 汽车燃料(能源)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迁过程,并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