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4057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730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学期,中考
  • cover
化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生产与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活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避免污染河流、湖泊 B. 使用节水龙头、洗菜水浇花等措施,可节约水资源 C. 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可直接排放到农田灌溉 D. 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需重视水资源保护,防止水体污染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3. 高稳定性稀土永磁铷铁硼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是我省2023年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铷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铷、铁、硼都是金属元素 B. 铷、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外电子数 C. 铁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铁离子 D. 铷原子核电荷数是37 4.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钠、铁 B. 氧化物:干冰、水 C. 混合物:石墨、合金 D. 合成材料:塑料、棉花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溶液 pH B. 蒸发溶液 C. 稀释浓硫酸 D. 称量 NaOH 固体 6. 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 铁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B. 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7. 丙烷(C H )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常用作燃料。关于丙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烷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8 C. 1 个丙烷分子中含有 11 个原子 D. 丙烷属于有机物 8. 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 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 C. 反应II 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9. 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中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则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10.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如图是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类观:X 对应的物质类别为单质 B. 转化观:DE 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C. 能量观:A→C 过程放出热量 D. 微粒观:E、F点对应的物质的阳离子的质子数不同 12.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验证镁、铝的金属活动性 D. 验证NaOH能与CO2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28分) 13. 阅读材料,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保障系统是中国空间站实现在轨长期运行的关键,该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 电解制氧技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解IL水能产生约620L氧气,可满足1名宇航员一天的需要,水中加入氢氧化钾可提高水的电解效率。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