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二心集》《坟》等。 作者简介 字音字形 菜畦 确凿 轻捷 啄食 云霄 脑髓 倘若 拗断 觅食 鉴赏 (qí) (záo) (jié) (zhuó) (xiāo) (suǐ) (tǎng) (ǎo) (mì) (jiàn) 字音字形 倜傥 和蔼 恭敬 渊博 淋漓 盔甲 斑蝥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tì) (ǎi) (gōng) (yuān) (lí) (kuī) (máo) (tuì) (hǎn) (dǐng) 词语解释 1. 窜:乱跑,乱逃(用于匪徒、敌军、兽类等)。 2. 觅:寻找。 3. 跪: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4. 拗:弯曲,弯转。 5. 确凿:确实。 6. 轻捷:轻快敏捷。 7. 云霄:极高的天空。 词语解释 8. 倘若:表示假设。 9.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10. 啄食:鸟类用嘴取食物吃。 11. 和蔼: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12. 恭敬: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 13. 质朴:朴实;不矫饰。 14.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第一部分(1—8):回忆“我”在百草园游戏玩乐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9—24):回忆“我”在三味书屋读书学习的生活。 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梳理结构,勾画语句 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有趣的动植物(2段); 2.神奇的传说(3—6段); 3.雪地捕鸟(7—8段)。 不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似乎确凿只有”说明大人眼里的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而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角度来说的,在童年的“我”的眼里,百草园里的一切都那么有趣,是“我”的乐园。所以并不矛盾。 品读第1—6段,思考:第1段中作者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是否矛盾呢?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后面的内容,还表现了鲁迅历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第3—6段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美女蛇”的故事吸引着“我”,使“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复述捕鸟经过,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阅读第9段,思考:“我”为什么要离开百草园了?这一段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我”太顽皮,家人要将“我”送去书塾读书。第9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作者对去三味书屋读书的不情愿、不满意。 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鲁迅具体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老先生?从中可看出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