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4973

10 往事依依 课件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3322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往事,依依,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往事依依 于漪 新课导入 回忆童年时光,畅所欲言。 素养目标 一 二 三 默读课文,能通过抓关键句———领起句快速理顺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能通过重点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体会文章的主旨。 品析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体会读书、求知、审美在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特级教师。 作者简介 字词积累 漪(yī ) 淼(miǎo) 徜徉(chángyáng) 骚(sāo) 郁(yù) 慷慨(kāngkǎi) 凝(níng) 镌(juān) 谆谆(zhūn)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有味,有趣味。 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往事依依》是作者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文章题目即显示了作者对美好往事的深深怀恋之情。 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第一部分(1):点题,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引出下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6):文章的主体部分,深情回忆求学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难以忘怀的一些人和事。 第三部分(7):结尾由事入理,回忆美好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并呼应开头,再次点题。 阶段 主要事件 感受 影响 小时候 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 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启发“我”的形象思维 童年 读《千家诗》 沉醉意境,美不胜收 获得美的享受、生活乐趣 初中 听两位国文老师诵读宋词和诗歌 深深感动,深受感染 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老师谆谆教导 铭刻在心 使“我”一生受用 为什么这几件事“仍历历在目”? 这些往事都与“读书”有关,不仅在当时带给“我”很多乐趣,而且对于“我”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读书,不仅启发了“我”的形象思维,也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还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作者在第2段写了看图画,从艺术形象中受到了最初的文学熏陶。作者看了哪些景色?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朗读,并赏析。 原文: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赏析:“雄伟险峻”“烟波浩渺”形象地写出了梁山的雄伟和水泊的广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作者回忆了两位国文老师分别诵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田汉的《南归》的情境,感染了大家,也令作者难以忘怀。结合文章内容,梳理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异同点。说说这样安排是否重复,有何作用。 不同点 相同点 老师 国文老师 代课国文老师 都是国文老师 所教内容 宋词(古) 现代诗(今) 都是抒情诗词 诵读课文的特点 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体动作 把深深的感情凝注在眼睛里 都采用诵读法,都深入人心 学生们的感受 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学生都被深深感动 学生都深受感染 对“我”产生的影响 从此喜欢读辛弃疾的词 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我”都牢记了所讲内容,且由此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感谢“往事”感悟成长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所有的经历在我们成长中都是一笔财富,我们要感谢往事。仿照下面示例造句,说说这些往事在作者成长中的作用。 示例:谢谢你,小屋里的山水画,你我朝夕相见,就像儿时的密友,每次面对你,我总是展开想象的翅膀,顷刻间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是你让我年幼的心灵开始感受国画的意境,领略山川的秀美…… 梳理“往事”学习写作 童年生活可以写的往事很多,为什么作者选择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