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5365

第10课《往事依依》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9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语文,2024版,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往事依依》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涟漪(yī) 浩淼(miǎo) 镌刻(juān) 慷慨淋漓(kǎi) B. 稠密(chòu) 绚丽(xuàn ) 鸣咽(yàn) 津津有味(jīn ) C. 沉淀(diàn) 安恬(tián) 惆怅(chòu) 咬文嚼字(jué ) D. 豁达(huò) 自诩(yǔ ) 荟萃(cuì) 历历在目(lì)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晴圆缺 眼花瞭乱 潜移默化 谈笑风生 B. 记忆犹新 走投无路 茅塞顿开 陈词滥调 C. 明察秋室 相提并论 五彩纷成 记忆犹新 D. 白驹过隙 出谋划策 鸦鹊无声 罪魁祸首 【病句修改】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古往今来,学者没有不热爱读书的。 B. 经典名著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拥有强大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C. 知识积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树牢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 新素材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鼓励全民参与,传递读书力量,来升华和照亮当下的生活。 【词语运用】 4.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 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B.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老师反复斟酌, 不求甚解; 聚精会神地研究了一遍又一遍。 C. 听了妈妈的教导, 我恍然大悟, 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 D.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 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文体文化常识】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往事依依》的作者是于漪, 她是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B.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作者重年时期的读书生活。 C. 文中提到的《千家诗》是古代启蒙读物之一, 收录了上千首唐诗。 D. 文章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阅读的热爱之情。 【修辞手法】 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B.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引用) C.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比喻、排比) D.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拟人) 【课文深入理解】 7.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往事依依》中间接引用《千家诗》的内容,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现出一幅四季风光图。 B. 《往事依依》一文, 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热爱老师、热爱献身的事业的深情。 C. 《往事依依》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回忆了小时候以及学生时代的读书乐趣。 D. 《往事依依》通过 “我” 对一些往事的回忆, 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 读好书, 明白做人道理, 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8. 作者在文中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读书让作者了解了许多未知的领域。 B.读书让作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C.读书让作者体验了不同的人生经历。 D.读书让作者拥有了很多财富。 【综合性学习】 (2024秋·东辽县期末)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动脑筋极力思索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