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利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棉毛制品 B.利用颜色差别区分铁粉和铜粉 C.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与白醋 D.根据导电性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 2.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执行月背采样任务中的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起航 B.箭器分离 C.月背着陆 D.采集月壤 3.下列描述不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瓷器烧制 D.火药应用 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铁能导电 B.铜呈红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6.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粮食酿酒 C.铁水铸剑 D.用石块修筑长城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B.用生石灰做发热剂 C.用水银制作温度计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8.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9.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图是“承庆堂膏药"部分制作工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选料研磨 B. 麻油浸泡 C. 烈火煎煮 D. 滤汁存放 10.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上浇油 B.绳锯木断 C.刻舟求剑 D.披荆斩棘 1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精炼石油制得煤油 C.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非选择题 1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是 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 变化。 14.对比分析,归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 (1)物理变化: 。 物理变化的特征:① 的改变;② 的改变(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化学变化: ,又叫做 。 化学变化的特征: 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 、 、 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 、 、 等。 (3)【思考与讨论】 ①火柴燃烧发光放热,属于什么变化? ②水烧开冒气泡是什么变化?灯管通电发光放热是什么变化? ③点燃一支蜡烛,观察石蜡发生了什么变化? (4)【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变化时 伴随现象 物质的形状、体积或状态等发生变化 放热、吸热、发光、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说明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是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 物理变化。 15. 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1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将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 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制成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1)轻粉微溶于水,是一种白色粉末,这句话描述了轻粉的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写出轻粉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3)在制作轻粉的过程中需要将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研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