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第1课时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一) 最新课程标准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 2.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 1.理解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数学抽象) 2.会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利用通项公式进行基本量的运算.(数学运算) 3.会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基本量的运算.(数学运算) 4.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直观想象) 5.能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导学 [教材要点] 要点一 等比数列的概念 文字语言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是同一个常数,那么称这样的数列为等比数列,称这个常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符号语言 若=q(n≥2,q是常数且q≠0),则数列{an}为等比数列 总结 (1)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数列除末项外的每一项都可能作分母,故每一项均不为0,因此公比也不为0,由此可知,若数列中有“0\”项存在,则该数列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2)“从第2项起\”是因为首项没有“前一项\”,同时注意公比是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前后次序不能颠倒. (3)定义中的“同一个常数\”是定义的核心之一,一定不能把“同”字省略. 要点二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首项是a1,公比是q,则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_____(a1≠0,q≠0). 总结 (1)已知首项a1和公比q,可以确定一个等比数列. (2)在公式an=a1qn-1中,有an,a1,q,n四个量,已知其中任意三个量,可以求得第四个量,其中a1,q为两个基本量. (3)对于等比数列{an},若q<0,则{an}中正负项间隔出现,如数列1,-2,4,-8,16,…;若q>0,则数列{an}各项同号.从而等比数列奇数项必同号;偶数项也同号. [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若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常数,则该数列为等比数列.( ) (2)数列-1,1,1,-1,…是等比数列.( ) (3)等比数列的首项不能为零,但公比可以为零.( ) (4)常数列一定为等比数列.( ) 2.(多选题)下列数列不是等比数列的是( ) A.2,22,3×22,… B.,… C.s-1,(s-1)2,(s-1)3,… D.0,0,0,… 3.已知{an}是等比数列,a1=1,a4=2,则a3=( ) A.±2 B.2 C.-2 D.4 4.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2,a3=-8,则an=_____. 导思 题型一 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1 在等比数列{an}中 (1)a4=2,a7=8,求an; (2)a2+a5=18,a3+a6=9,an=1,求n. 总结 (1)由=q3便可求出q,再求出a1,则an=a1qn-1. (2)两个条件列出关于a1,q的方程组,求出a1,q后再由an=1求n;也可以直接先由q=入手. 总结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1)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1,q的方程组,求出a1,q后再求an,这是常规方法. (2)充分利用各项之间的关系,直接求出q后,再求a1,最后求an,这种方法带有一定的技巧性,能简化运算. 跟踪训练1 (1)在等比数列{an}中,a3+a4=4,a2=2,则公比q等于( ) A.-2 B.1或-2 C.1 D.1或2 (2)在等比数列{an}中,an>0,已知a1=6,a1+a2+a3=78,则a2等于( ) A.12 B.18 C.24 D.36 题型二 等比数列与函数 例2 已知是等比数列{an}图象上的两点,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判断{an}的单调性. 总结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1)当a1>0,q>1或a1<0,00,01时,等比数列{an}为递减数列; (3)当q=1时,数列{an}是常数列; (4)当q<0时,数列{an}是摆动数列. 跟踪训练2 已知等比数列{an}为递增数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