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5893

5.2 *大学之道 基础过关练(含答案)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04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大学,之道,基础,过关,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 基础过关练 一、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安 2.道 3.诚 4.本 5.于 6.得 7.修 二、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先齐其家 古义:                           今义:家庭,人家;家庭的住所。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古义: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2.在止于至善    3.先齐其家    4.先正其心    5.先诚其意    四、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在止于至善。 特殊句式:                         译文: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特殊句式:                         译文:                           五、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明明可以直接致电职能部门,为何要舍本逐末拨打12345市长热线电话 (  ) 2.有始有终,方显人生本色。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要坚持到底,展现出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 3.宋代儒风盛行,文人强调以格物致知的思维方式观照世界,在对自然风物的描写中往往寄寓着特定的文化情怀。(  )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庶人,泛指平民、百姓。周代国人中的上层为诸侯、卿、大夫,下层为士、庶人。(  ) 2.周朝时期,周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地方叫作“家”,也就是“采邑”;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  ) 3.“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五部儒家经典。(  ) 4.大学,在古代一般有两种含义:“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 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论述了如何成就崇高的品德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其中,指出人人都要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        ———。 2.《大学之道》中“     ,    ———两句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主次、先后顺序。 3.《大学之道》中提到“        ,       ———,也就是说,达到“至善”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心才能不妄动。 4.《大学之道》中“          ,       ———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5.《大学之道》中指出明白了本末终始的道理,就接近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句子是“        ,       ———。 6.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的“       ,      ———两句阐述了“治国”与“齐家”的关系,文章接着又阐述了“齐家”与“修身”的关系。 7.《大学之道》中指出,齐家的前提条件是“       ———,修身的前提条件是“       ———。 8.高二年级参观某大学,在图书馆里大家看到匾额上写着“格物致知”四个大字,小轩用《大学之道》中的“       ———来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并用“       ———来阐述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片段阅读练 一、(2025广东肇庆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①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