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逃狱专家 杨 照 ①传统上将庄子和老子并举,称为“老庄”。然而庄子和老子在思想的根基、关怀的方向以及表达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并称“老庄”,容易让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老”在“庄”前,视“庄”为“老”的延伸,因而忽略了他们之间明显的巨大差异。庄子所描述、展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连续性的世界观”,以这种非主流的世界观来看待、评断他所处的战国乱世。相对地,老子仍然是站在周文化“不连续的世界观”中,关心、留意如何处理人间关系,如何运用一种逆反的逻辑,在此世人间找到更好的安排。 ②虽然都谈“道”,都以“道”来统称整全的、神秘的原理原则,虽然都强调自然,主张人依循自然而生,但庄子的态度,是人要以自然为广大的空间,摆脱人世狭小范围的拘执,找到徜徉于自然、依道而行的方式,老子关心的却是将自然的道理运用在人世上,来处理人间关系,因而可以在人世上获得更安稳、更有权力、更有把握的人世生活。 ③庄子从一开始就否定了人世的绝对性、独特性,他采取了清楚的“连续性的世界观”,习惯于将现实人间事务放置到一个广大的、“连续性的”架构中,像是从外太空看地球,还原地球为宇宙天体间的一颗水蓝星球,与其他无数众星并置,因而得到一种开阔的新感受、新智慧。 ④庄子来自一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而殷商遗民又靠近仍然相信山鬼、水鬼的人神杂处的南方楚文化地区,所以他用“连续性的世界观”对周文化提出了根本的疑问。 ⑤你们认为这些人世间的问题那么重要、那么令人困扰、那么令人痛苦,然而我看到的世界,比你们看到的、你们理解的大得多、复杂得多、丰富得多,我怎么可能认同你们的感受,关进你们那个狭窄的牢笼里来感受、来思考呢 一群蚂蚁为了自己的蚁窝而慌张忙碌,难道我应该认同蚂蚁因而同样地慌张忙碌吗 我不是蚂蚁,我看到的、我理解的,比蚂蚁大几百倍、几千倍,我如何能把自己缩进蚂蚁的眼光、蚂蚁的计较中呢 ⑥正因为源自那样的“连续性的世界观”,所以庄子的质疑、批判不采取抽象说理的形式。关键在于让人能超越“非连续性的世界观”产生的限制,看到人世之外更广大的天地。那不是讲道理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以现象的刺激去触发人的身体感受。所以庄子的文章,描述现象多,直接说理少,往往是在洋洋洒洒铺陈了广袤、华丽的现象之后,才解释道理。 ⑦老子不是这样。老子的书中完全没有现象,只有抽象的道理。老子不曾显现出对人世以外的自然世界任何的好奇,自然都被他化约为人事模仿、学习的对象,他有兴趣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能够从自然中抽取出来的道理。 ⑧庄子要用人间语言来说人间以外、平常不在一般人眼光与感受之内的现象,他清楚表现出这里头的矛盾困扰。他不断追求、不断开发这套带有高度人世局限的语言的可能性,去碰触那碰触不到的现象,去表达那无法在人世里表达的冲击、震撼。庄子的语言,是开阔、开拓的。 ⑨老子的语言却是归纳、收缩的。干净、紧致、简约,通篇都是道理,没有描述,也就一定不会有现象。与“道”、与“自然”有关的现象,都先被浓缩、萃取成道理了。 ⑩庄子要说语言描述不出来的广大“自然”,老子要说语言无法准确掌握的“道”与“自然”的道理。庄子希望让人看清楚自己原本所处的不过是个蚂蚁窝,从而能够生出心胸与志趣,开放地体认蚂蚁窝以外的世界。老子却是整理了蚂蚁窝以外广大世界的道理,放回来教你如何处理蚂蚁窝,在这个蚂蚁窝里变得更强、更好。 这两个人,在人格、体会、精神与用意上,如此不同!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