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8章 酸、碱、盐及其应用 第3节 中和反应 课 堂 导 入 酸溶液 碱溶液 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 表现出酸性; 碱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OH-, 表现出碱性。 酸H+ 碱OH- + NaOH HCl NaOH HCl 无明显现象,怎么办? 实验探究 一、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无色酚酞 红 盐酸 无 实验探究 NaOH溶液 滴入( )溶液 溶液为( )色 再滴入( )溶液 溶液为( )色 一、酸碱中和反应 一、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探究 在实验的最后,为什么要“返滴”氢氧化钠? 证明酚酞还存在于溶液中。 从而说明加入的稀盐酸确实和氢氧化钠反应了,使溶液褪色,而不是稀盐酸和酚酞发生了反应。 交 流 讨 论 [实验1]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1~2滴酚酞溶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稀盐酸,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 指示作用。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可判断反应的发生和反应的终点 防止稀盐酸滴加过量 使溶液充分接触,反应迅速完全 pH=7,溶液正好呈中性 一、酸碱中和反应 一、酸碱中和反应 思考: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 定义: HCl + NaOH NaCl + H2O 酸 碱 盐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一、酸碱中和反应 活动探究 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HCl NaOH 一、酸碱中和反应 H+ + OH- = H2O 2. 实质: 酸碱中和反应例题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酸碱中和反应 HCl + NaOH NaCl + H2O 复分解反应 放热反应 中和反应不一定都无明显现象 2HCl + Cu(OH)2 CuCl2 + 2H2O 蓝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3. 反应类型: 4. 能量变化: 5. 反应发生的判断: 酸碱中和反应例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B 酸碱中和反应例题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 A A. 颜色改变 B. 温度升高 C. 碱性减弱 D. 质量增加 酸碱中和反应例题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C 讨论: 1.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了? 方法一: 方法二: 借助酸碱指示剂 借助温度变化(升高) …… 交 流 讨 论 某同学提出“将NaOH固体直接与8%盐酸反应,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可能是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的热,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 一、酸碱中和反应 NaOH溶液 (滴有酚酞) +HCl 刚好无色 中性 NaCl 红色 碱性 NaCl NaOH 无色 酸性 NaCl HCl 少量 适量 过量 6. 反应中溶液成分的分析: 溶液颜色 酸碱性 溶质 一、酸碱中和反应 NaCl、NaOH pH>7 NaCl pH=7 NaCl、HCl pH<7 6. 反应中溶液成分的分析: 一、酸碱中和反应 请分别画出酸碱中和实验过程中: ①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pH的变化曲线图; ②往稀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图; ③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一、酸碱中和反应 AB段 温度升高 反应放热 BC段 温度降低 ②结束后,加入的过量稀盐酸起到冷却降温作用 现象 原因 现象 原因 ①反应结束后,不再放热,自然冷却降温 B点 恰好完全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 A B C 酸碱中和反应例题 5 D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硫酸厂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造纸厂、炼油厂的废水呈碱性,可加入酸溶液进行中和。 1. 工业上:处理工厂的废水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服用含碱的药物中和胃酸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生活中: (2)使用食醋或洁厕灵(主要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