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6675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35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期末,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 cover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对于我们而言,无数个远方从“想去”止于“不能去”。亢( )奋的灵魂真实地听从诗意远方的呼唤:你可曾想驾着乌pénɡ( )船伴着皎洁的月光去平桥村看社戏,在豆麦蕴藻之香的空气里品尝旺相的罗汉豆? , ?你可曾想依着山坡拾( )级而上,在色彩斑lán( )、白云缭绕的勃朗峰顶饱览华丽的天衣云锦? 你可曾漫步秋水河畔,寻觅“伊人”的身影?你可曾留恋神秘桃花源,追寻陶公的脚步?你可曾荡舟烟波浩渺、气动山河的洞庭,倾听孟浩然的心绪?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乌pénɡ( )船 ②色彩斑lán( ) ③亢奋( ) ④拾级而上 ( ) (2)写出画波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 烟波浩渺 短语 (3)请任选下列课文,补写在文中横线上,使前后形成排比句式。 A《安塞腰鼓》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你可曾想 , ? 二、综合性学习 2.八年级以“传承民俗文化”为主题,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下面是小文同学的演讲稿。请你根据活动需要,回答下面问题。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_____”。 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其中民俗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任。 传承民俗文化,不仅仅是在传统节日到来时举办一些外在的表演或活动以示纪念,而是要注重领悟内在的传统精神和文化内涵。我们要认真研究、深入了解,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产生有机的结合,让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独特魅力。 建议有关部门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和居民中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交流和认识。 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去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绽放新的活力。 (1)请你围绕演讲内容,在画横线处为此次演讲拟一则标题,不多于15个字。 (2)画线的语句有错误,请把修改意见写下来。 (3)演讲比赛结束之后,小语同学认为时代变迁了,许多新文化应运而生。我们是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移风易俗,追随时代潮流,又何必固守旧传统呢?对此你如何来应对?请结合演讲内容和生活实际来谈。 三、名句名篇默写 3.小文表达“跟着古诗文去旅行”的愿望,请根据课文内容,替她写出相应句子。 我想跟着古诗文去旅行,寻找那“芳草鲜美, ”的世外桃源;亲临小石潭,静观“潭中鱼可百许头, ”的清澈;去石壕村遥想“ ,独与老翁别”的场景,感受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借宿黄州定慧院,体会“ , ”的清冷与宁静;在破山寺后院寻觅“ ,禅房花木深”的禅意。这样的旅行,就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四、诗歌鉴赏 小文与小语对诗歌进行鉴赏,请根据诗词内容完成对话。 【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乙】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小文:两篇作品中均描写了“风雨”,但含义并不相同,【甲】诗中的“风雨”指 ,而【乙】词中的“风雨”还象征 。 5.小语:在两篇作品中,“风雨”虽含义不尽相同,但是都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甲】诗中杜甫以“俄顷风定云墨色”“ , ”的“风雨”环境烘托诗人 的胸襟和理想;【乙】词中,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 的品格。 五、文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