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点复习(2) 易错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1.实验步骤: ①在光具座固定凸透镜,使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 思考:若凸透镜上未标焦距大小,应如何操作 ? ②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移动蜡烛使u>2f,再移动光屏,使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将观察结果填入表内。 ④移动蜡烛使u=2f,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⑤移动蜡烛使2f>u>f,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⑥移动蜡烛使u=f,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⑦移动蜡烛使uv时:指的是u大即>2f,v小即f2f ③物体和像大小关系始终相反:当物距大时那么对应像距小;当物距小时那么像距大; 例1:(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所示,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部分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 (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选填字母);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3)图乙光屏上已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成一个 像,若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必须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例2: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两根高度不同的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按如图进行实验,则小明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况是( ) A. B. C. D. 例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调整器材高度时,应使蜡烛的烛焰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 ; (3)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观察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5)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 例3:(2024七下·玉环期末)小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实验重构自己的认知。以下是小玉实际的操作和思考: (1)小玉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甲中①至⑥的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正确顺序为 ; (2)小玉还想利用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用如图乙中的4个字母进行实验,发现适合做光源的有 个; (3)小玉还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