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学习目标 1. 掌握古希腊文化的相关史实,理解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 理解古罗马文化是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 理解中古西欧文化是日耳曼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创生。(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 了解拜占庭文化与西欧文化同源异流,融汇东西方文化;了解俄罗斯文化对拜占庭文化的继承和自身特色。 新课导入 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什么是文化? 布罗代尔:一个历史时期内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具有的各种特征 博兹曼:一个社会稳定的价值与规则,这个社会中历代人都具有的头等重要的思维模式 新课导入 文化上的欧洲有一个从点到面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 学习任务:梳理文化欧洲发展时空脉络 学习新课 一、源头与底色———古典希腊、罗马文化 关键问题:结合史实理解西方古典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成就及对欧洲文化形成产生的影响。 学习任务: 1. 列表归纳古典希腊代表性文化成就。 2. 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和意义。 3. 提炼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价值底色。 学习新课 探究古希腊文化底蕴: 学习任务:列表归纳古典希腊代表性文化成就 学习新课 根据希腊“三大哲人”的成就及主张分析希腊哲学特点: 思维:具有理性精神、科学思维,以逻辑缜密的方式看待事物 主题:注重研究人与自然 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总结:希腊文学具有英雄主义、人文主义;雕塑体现和谐、美感、人文;建筑呈现平衡、冷静、理性;史学追求求真与人本。 学习新课 探究古罗马文化底蕴: 学习任务: 1. 列表归纳古罗马代表性文化成就。 2. 阅读材料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结合教材说明其地位与作用。 3. 总结古希腊与古罗马留给西方文明的内容。 二、交融与创生———中古西欧基督教文化 材料五:“在罗马帝国覆灭时,我们已经发现了融合在我们文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几乎所有组成要素,我们发现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自治城市社会———罗马帝国的最后遗产、基督教社会以及蛮族社会。军事庇护与教会统治并存,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处处存在……” 学习任务:根据材料,归纳5世纪左右欧洲社会文化的特点。 学习新课 材料六:“欧洲的诞生,500 - 1000年’。新的欧洲文明在公元1000年左右臻于成熟,欧洲文明与古罗马文明有着亲属关系,然而却是‘迥然不同’的文明。” 材料七:“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 - 15世纪,源于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不同质的文化……三要素熔为一炉,逐渐生成西欧文明的雏形。西欧文明的创生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 学习任务: 1. 概括两位学者对欧洲文明形成时间的共同认识。 2. 分析欧洲文明与古典文明的关系。 3. 说明材料七中欧洲文明的形成机制。 学习新课 深度探究一:基督教文化如何成为西方的文化符号? 材料八:“在4世纪末期和5世纪初期,正是基督教教会拯救了基督教,这完全是事实。正是教会征服了蛮族,成为罗马和蛮族世界之间的联接纽带、媒介和文明原则……必须研究的是教会的状况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状况。” 学习任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基督教会如何扩张势力,使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学习新课 材料九:“经院哲学就是利用哲学来为神学服务。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论证基督教义……然而,经院哲学的争论中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唯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