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394

6《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课件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3171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狼牙山五壮士 6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执教者:何丽金 温故知新,借助提示讲故事 借助小标题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再派个代表来分享一下。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痛击敌人 1.用“ ”画出具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句子。 2.圈一圈句子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 ~~~~~~~~~~~~~~~~~~~~~~~~~~~~~~~~~~~~~~~~~~~~~~~~~~~~ ~~~~~~~~~~~~~~~~~~~~~~~~~~~~~~~~~~~~~~~~~~~~~~~~~~~~ ~~~~~~~~~~~~~~~~~~~~~~~~~~~~~~~~~~~~~~~~~~~~~~~~~~~~ ~~~~ ~~~~~~~~~~~~~~~~~~~~~~~~~~~~~~~~~~~~~~~~~~~~~~~~~~~~ 请小组合作找出具体描写班长马宝玉的句子,圈画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批注自己的体会。 合作学习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第2自然段和第3—6自然段对“点”的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小组讨论:既然作者用了那么多笔墨分别描写了这五位战士了,那么群体描写的部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像这样有点有面的描写,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方法探讨 我会判断 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哪些片段运用了“点”的描写,哪些运用 了“面”的描写。 1.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 射击。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 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 利的喜悦。 3.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 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面”的描写 “面”的描写 “点”的描写 读写联动 根据提示,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拔河比赛的场面。 顶峰歼敌 【片段一】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片段二】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 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朗读句子,关注加点的部分,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其他能表现五位壮士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