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467

第11课《三峡》课件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21360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课,三峡,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郦道元 三 峡 水经注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长江三峡西起重 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 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 廊”。 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 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称得上“峡”? “峡”字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两山夹水”。 为全面推介三峡壮丽秀美的山水风光,提升三峡景区生态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三峡景区决定召开“壮美长江,诗画三峡”旅游推介会。 请你根据郦道元《三峡》名篇,为景区设计推介方案。 情境创设 情境任务 任务一:译·推荐出游季节 任务二:赏·投票最佳景点 任务三:品·撰写宣传广告 译·推荐出游季节 任 务 一 知人论世,一起跟随郦道元欣赏三峡壮丽秀美的山水风光,为游客推荐最佳出游季。 知人论世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 作家作品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chóng】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御【yù】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zhuǎn】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ɡ】。” 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自由诵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chóng)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御(yù)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zhuǎn)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ɡ)。” 划分节奏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如果不是。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正午。 半夜。 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译 文 至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