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0324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言要连贯 名师教我学作文(pdf版)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7526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言
  • cover
第四单元 语言要连贯 眼单元站.比 如果说“语言”是思想的载体,那么“连贯”则是让这载体平稳航行的风 帆。在写作的海洋里,语言支离破碎,读者便如置身迷雾,难寻方向;若语言 连贯流畅,思绪便能如潺潺溪流,自在流淌。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如何让语言前后贯通如一,如何依循逻辑或时序合 理铺陈内容,更要掌握关联词、提示语和过渡句的巧妙用法,让句子如珠串 般自然衔接,段落似溪流般顺畅过渡,最终编织成和谐悦耳的文字乐章。无 论是记录日常的叙事、抒发见解的议论,还是倾诉心曲的抒情、条分缕析的 阐述,让我们共同破译语言连贯的密码,书写出脉络清晰、气韵流畅且充满 感染力的精彩篇章。 。目标要求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同时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通过篇章写作,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 的连贯性。 女可.写法操作间心 「写作方法 一篇优秀作文,语言表达应该是语句前后连贯、语意相互照应的。所谓“语句 53- 前后连贯”,是指叙事角度一致、施动者统一、句式一致等;所谓“语意相互照应”, 是指上文语句暗含的内容在下文中得到体现,形成“前者呼后者应”的气场。 方法一:答问照应。 设问句是我们常用的表达句式,大家都在用,但表达效果却大相径庭。这 主要是问句与答句的前后照应问题。如对“对学生多赏识是必要的,但是否就 不能批评呢?还要不要教育他们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呢?”的回答,应兼顾 问句中的“是否就不能”和“还要不要”两个问题。 方法二:次序照应。 有些语段,前面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暗示着后面的表达次序,若不注意,就 会造成前后语句和语意的杂乱无章。如“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 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 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中的 “立异”照应前文中的“相反”,“渊源所自”则照应前面的“相成”:若“一方面” “另一方面”内容互换,则前后不能照应,导致语序混乱。 方法三:关联照应。 关联词是表现各分句之间关系的语言形式,经常成对使用,使用得当,有助 于句子前勾后连。单个使用,也能表明分句关系,如“于是”“就”“则”等表明顺 承关系,“甚至”“而且”等表明递进关系,“然而”“但是”等表明转折关系,“因 此”“所以”等表明因果关系等。 方法四:代词照应。 代词有承前指代和蒙后指代,但都要相互照应。 方法五:句式照应。 我们知道,同一个意思,常常有好几个句式供我们选择,但同一语段,只能 选择与上下文一致、语意照应的句式,否则就会破坏语段内部的通畅。如“风卷 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古树的躯干也被摇撼着,撞开了人家的门 窗…”中“古树的躯干也被摇撼着”与前后句式不一,让人感觉不协调、不连 贯,若改成“摇撼着古树的躯干”就顺畅了。 粥》-5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