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51488
周测5 中西方货币与赋税制度的演变(原卷版+ 解析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147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周测
,
必修
,
选择性
,
编版
,
统编
,
历史
周测5 中西方货币与赋税制度的演变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25·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云南“以贝为币”的历史悠久,古滇国专门用青铜铸造了珍贵的贮贝器,用以存放来自印度洋的贝壳。在河南殷墟、四川三星堆等遗址,也曾发掘出几百枚与云南几乎高度契合、同样来自印度洋的贝币。这些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 A.早期国家认同普遍形成 B.贝币输入路径趋于一致 C.贝币信用凭证功能受重视 D.商代政治统治的范围扩大 2.(2025·合肥高三上联考)如表是西汉前期货币政策的演变表格,这反映了西汉前期政府( ) 时期 货币名称 货币政策 备注 汉初 半两 允许民间私铸 注:24铢为1两 吕后二年 八铢半两钱 取消私铸,官铸 孝文五年 四铢半两钱 废盗铸令,允许私铸 景帝中元六年 四铢半两钱 禁止民间私铸,行郡国铸币 A.铸币完全仿造秦制货币 B.调整了地方行政制度 C.经济管理职能尚不完善 D.保障了中央财政收入 3.(2025·河北十县联考高三期中)汉初确立土地税制度采用的是“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景帝时期,基本形成了三十税一的制度。然而,在田租征收时并不是严格按照定率,而是由各乡设置的“乡啬夫”逐户评估亩产量,既按田亩多少,又按产量定率收税。这( ) A.保障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彰显出政府政策的灵活性 D.减轻了农民负担 4.(2024·重庆卷,2)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 A.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 B.北齐奴婢不再授田 C.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 D.隋代废除定额租调 5.(2025·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鲍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材料所述赋役制度( ) A.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 B.有利于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加重百姓负担 6.(2025·柳州高三上模拟)《宋会要辑稿》载:“顷亩、间架、四邻所至、税租役钱、立契业主、邻人牙保、写契人签字。”只有经官府印押的红契才是买主取得所有权的有效凭证,白契(没有缴纳契税和未加盖官印的契约)不受法律保护,涉及土地诉讼只有红契才有公证的性能。这种做法( ) A.有利于保障官府的赋税征收 B.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C.说明官府禁止民间土地买卖 D.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7.(2025·湖北腾云联盟联考)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规定赋税折银征收。清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这一变化( ) 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重农政策废止 C.引起赋税制度变革 D.形成闭关自守局面 8.(2024·安徽卷,5)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 年份 地区 赋役总额(两) 役银分摊前 役银分摊后 丁银(两) 田赋(两) 丁银(两) 田赋(两) 1572 福建漳平 9 932 6 747 3 185 2 189 7 743 1582 浙江开化 22 456 12 648 9 808 3 457 18 999 1585 广东顺德 34 580 16 628 17 952 5 304 29 276 1621 南直隶歙县 48 609 23 669 24 940 7 657 40 952 据上表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 ) A.增加了人丁税额 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C.制约了商业发展 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 9.(2025·锦州高三上期中)雍正时期,赋役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变,地主的赋役增加,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减轻。同时,农民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之上。这一局面形成主要由于当时( ) A.政府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B.赋税征收标准调整 C.土地兼并冲击小农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2025-11-12)
第0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2025-11-14)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2)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2025-11-14)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课件(共17张PPT)(2025-11-1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