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以 “神话故事” 为主题,通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课文,展现古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的想象与探索。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素提示程度为“了解”,根据课后题的提示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一要素在本单元课文中的体现:《盘古开天地》要求学生讲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把握主要内容;《精卫填海》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出故事。《普罗米修斯》要求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女娲补天》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后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单元另一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要素提示程度为“感受”。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盘古开天地》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盘古伟岸挺拔和无私奉献的形象;《精卫填海》通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形式,体会故事的神奇,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个性;《普罗米修斯》通过交流故事中打动自己的情节,感受主人公为人类幸福不畏强暴、勇敢坚毅的美好品格;《女娲补天》通过发挥想象讲述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感受女娲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品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从神奇的想象、人物个性鲜明、借用神的故事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等方面,总结、梳理神话的特点,并在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予以强化。 本单元的习作是《我和__过一天》,属于想象性习作。是三年级“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基础上的延续。内容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神话或童话人物,想象自己与他过一天会发生的故事,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乐于表达。 【文本分析】 《盘古开天辟地》讲述了盘古在混沌中醒来,用身体撑开天地,最终化为世间万物的故事,展现了他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课文以 “混沌初开 — 天地分离 — 身化万物” 为叙事线索,语言充满画面感,神话的 “神奇” 体现在夸张的想象(如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和拟人化的描写中。 【教学目标】 1.认识 “劈、浊” 等生字,会写 “劈、缓” 等字,掌握 “混沌、巍峨” 等词语,感受神话语言的力量。 2.以 “探秘者” 身份梳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能结合插图复述故事,体会神话的神奇想象。 3.透过学习解读盘古的奉献精神,理解 “伟大的巨人” 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感受神话的神奇想象。 难点:体会盘古 “以身为万物” 的奉献精神,理解神话背后的文化意义。 【单元情境】 畅游神话馆,做神话传承人 【本课情境】 第一站:走进创世厅·寻开辟之力 第一课时 一、任务驱动,引出课题 1.单元先导:明确“双线任务”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先来看我们的单元导读页,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本单元我们将加入“华夏神话创世探险队”,一起学习四篇课文,畅游神话世界。 2.情境启航:走进神话创世厅 馆长致辞:“欢迎各位小小研究员!今天咱们要探秘华夏第一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地》。创世厅里有四个展区,藏着盘古开天辟地的全过程。咱们一起解开这些秘密,就能读懂盘古的精神,你们准备好了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盘古开天辟地的气势。 任务一:梳理故事线索 1.字词闯关: (1)出示词语:混沌、劈开、浑浊、巍峨、一丈等词语 (2)重点指导:关注 “劈(pī)”“浊(zhuó)” 等生字,教师纠正 “一丈(zhàng)”“重而浊(zhuó)” 的读音。重点指导多音字“累”。 2.线索解锁: 出示四幅打乱顺序的插图(混沌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