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1967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9065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姚鼐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实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精彩片段,品味语言风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者姚鼐及桐城派。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 登的品格;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了解作者 字 ,室名 ,世称_____ _ (今属安徽)人, 代散文家。清代著名文学流派“ ”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 姚 鼐 (1732—1815) 姚鼐 惜抱轩 惜抱先生 姬传 桐城 桐城派 清 文化常识 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创始于 ,经_____、_____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_____”。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_____、_____、_____,”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桐城派 ____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桐城三祖 义理 考据 词章 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登上泰山山顶,第二天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登泰山记 《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 《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 《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游记 解题 赛一赛:写出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等。 孟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李斯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赛一赛:写出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等。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人心齐,泰山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泰山北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又称泰斗。) 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西岳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南岳衡山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文化常识 泰山古称岱山,岱宗,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shàn)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雄伟壮丽的景观,而成为饮誉四方的游览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人类文明遗产”。 泰山情节 1.第一段:地理形势 2.第二段:登山经过 3.第三段:泰山日出 4.第四段:人文景观 5.第五段:自然景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泰山两日游———旅行团出发!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山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汶水,山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