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第9课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2018年10月15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第79694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同学们,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荣誉,是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此前我国的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均获得此项殊荣,那么南仁东为何能入选呢? 让我们带上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走进南仁东。 自我研学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满族,出生于吉林辽源,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改革先锋称号、改革先锋奖章。2017年9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 人物生平 自我研学 王宏甲,福建省建阳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员、著名作家、解放军总后勤部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有《现在出发》《无极之路》等,获福建省第五届优秀作品二等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第五届图书一等奖、北京市电视春燕杯特别奖等。 人物生平 中国天眼(FAST)是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于2016年建成启用。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天文学领域前沿探索。 其主要特点为: ① 规模 :口径500米,反射面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 ② 科学目标 :探测脉冲星、中性氢、星际分子等,助力宇宙起源和地外文明研究。 ③ 技术突破 :采用主动反射面技术,可实时调整形状;灵敏度比阿雷西博望远镜高2.5倍。 ④ 成果 :已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参与国际引力波探测合作。 背景链接 自我研学 本文节选自《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属于传记文学。 ①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记录人物的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②传记写作手法通常以时间顺序和几件重要突出事件构成。一类是记述自己生平的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生平的他传。 ③特点: 真实性:传记所有内容需有客观现实为依据,不能虚构。 完整性:通常包含主人公的出生、成长、成就等人生轨迹。 文学性:通过生动描写让故事可读。 文体知识 自我研学 字形字音 潜质( ) 尴尬( ) 筛选( ) 篝火( ) 目睹( ) 严丝合缝( ) 瞠目结舌( ) 热泪盈眶( ) 一览无余( ) 朝气蓬勃( ) qián gān gà shāi gōu fèng mù dǔ chēng 自我研学 kuàng lǎn zhāo 词语解释 筛选: 严丝合缝: 瞠目结舌: 热泪盈眶: 一览无余: 泛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 形容事物之间衔接紧密,毫无缝隙,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也形容人害怕的表情。 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自我研学 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 1.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第1-4段):记叙南仁东少年求学的相关事迹。 第二部分(第5-7段):南仁东青年时期工作上的成长。 第四部分(第21-39段):南仁东主持“中国天眼”落成启用的过程。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第8-20段):南仁东发起“中国天眼”的建设。 第五部分(第40-42段):南仁东逝世和“南仁东星”的命名。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