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3837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2课时(教学课件)(59页PPT)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3285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3.2,必修,2019,人教,物理,PPT
  • cover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三课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理观念 1.运动观念:掌握 v-t、x-t 图像中斜率(速度、加速度)、面积(位移)、截距(初位置、初速度)的物理意义。理解图像是运动状态的直观表达,能通过图像还原物体实际运动过程。 2.运动关联观:明确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关系,理解相对运动的意义。认识速度相等是距离极值(最远 / 最近)的临界条件。 科学思维 1.模型建构:能在运动公式与图像间建立联系,用图像模型简化运动分析。将实际情景抽象为追及模型,明确已知量与待求量的关系。 2.推理分析:通过图像特征(如交点、拐点)推理运动阶段及物理量变化规律。通过位移公式推导相遇条件,判断相遇次数及可能性。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问题分析:学会从图像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复杂运动的分段特征。探究不同初速度、加速度下追及结果的变化规律。 2.方法应用:对比不同图像差异,掌握图像法解决问题的技巧。用公式法或图像法验证临界条件对追及结果的影响。 科学态度 与责任 1.严谨性:培养准确读取图像数据、规范作图的习惯,避免因图像理解偏差导致错误。重视临界状态分析,避免漏解或错判。 2.应用意识:认识图像在工程、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如车辆速度监控图像),体会其工具价值。联系交通避险,体会物理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v-t、x-t图像的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能通过图像分析运动状态。 难点 区分两种图像的差异,用图像解决复杂运动问题及逆向思维应用。 1. 运动图像 2. 追及相遇问题 3. 课堂总结 4. 练习与应用 5. 提升训练 学习内容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运动图像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运动图像 ? 物理图像题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通过图像来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利用如下的办法读取“点”“斜”“面”“关系式”的物理意义,综合题目其他信息解题。 “点”指的是:图像交点(包括截距)、拐点 ; “斜”指的是:图像的斜率,用 ,根据式子判断得出斜率的物理意义; “面”指的是:图像与横坐标的面积,用 ,根据式子判断读出面积物理意义。 “关系式”根据图像写出函数关系,然后结合物理规律可以分析。 一、运动图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识图 五要素 线 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物体静止;抛物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斜 (切线、割线)直线斜率表示物体(瞬时、平均)速度;上倾为正,下斜为负;陡缓示大小 面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无意义 点 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此时刻相遇 截 纵截距表示开始计时物体位置 1、x-t图像 一、运动图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识图 五要素 线 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斜 (切线)直线斜率表示物体(瞬时)加速度;上倾为正,下斜为负;陡缓示大小 面 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物体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t上为正,t下为负 点 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此时刻速度相等 截 纵截距表示物体初速度 2、v-t图像 一、运动图像 3.x/t-t图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x/t这一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识图 五要素 线 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斜 倾斜直线斜率 ;上倾为正,下斜为负;陡缓示大小 面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不都表示物体某段时间发生的位移 点 两图线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