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导入新课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他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我们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认识共点力 导入新课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 5 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即“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觉得这个力和被替代的两个力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物理观念 1.?相互作用观念:理解合力与分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定义的,能判断哪些力可等效为一个合力,或一个力可等效分解为哪些分力,明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等效替代本质 。例如,认识到两个小孩共同提一桶水和一个大人单独提这桶水,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矢量标量观念:知道力是矢量,掌握矢量和标量的区别,理解矢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循算术法则,清晰力的合成与分解属于矢量运算。 3.?模型观念:构建共点力模型,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及条件,能用相关知识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趋势。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科学思维 1.?模型建构:学会将实际物体的受力情况抽象为物理模型,如把斜面上的物体受力情况简化为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点力模型 。 2.?科学推理: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作图或计算,对力的合成与分解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推导合力与分力大小、方向间的关系。 3.?质疑创新:敢于对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一些常见认知提出疑问,如合力一定大于分力这种错误观点,通过分析和实验进行证伪 。 科学探究 1.?问题与假设:能提出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可探究问题,如“合力大小与分力夹角有怎样的具体关系”,并针对问题做出合理假设。 2.?制定方案: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等,明确实验步骤和数据采集方法 。 3.?获取与处理:准确进行实验操作,获取可靠实验数据,运用列表、图像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规律。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科学态度 与责任 1.?科学本质:体会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的发现是基于大量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适性 。 2.?科学态度:在实验和解题中,尊重实验数据和事实,实事求是记录与分析,不篡改数据,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 。 3.?STSE:关注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起重机吊臂的受力分析、桥梁结构设计等,体会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 重点难点 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3.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验。 难点 1.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验。 1. 合力和分力 2. 力的合成和分解 3. 矢量和标量 4.课堂总结 5. 练习与应用 6. 提升训练 学习内容 第4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合力和分力 第4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合力和分力力 【思考与讨论】某班师生在植树节给树浇水,如图所示,老师一人提着一桶水到现场,放下桶,然后小娟、小明共同提起该桶,准备给树浇水,老师的拉力为F,小娟、小明作用在桶上的力分别为F1、F2。 (1)F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吗? (2)判断力F、F1、F2中哪些是分力,哪些是合力。 相同 F为F1和F2的合力,F1、F2为F的分力。 ????1 ? ????2 ? ???? ? 一、合力和分力力 1.合力和分力 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这几个力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效果相同 等效替换 分力 合力 ???? ? ????1 ? ????2 ? 一、合力和分力力 2.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1)等效性: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它们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代。“等效替代” (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